评析
拾柏子
皱壳倾来紫麦新,中藏琼米不胜珍。胡桃松实何曾吃,却嚼秋风柏子仁。
舟过望亭三首 其一
常州尽处是望亭,已离常州第四程。柳线绊船知不住,却教飞絮送侬行。
舟过鹅行口回望和州鸡笼山
两月青山不暂离,入城未见有山时。万峰送我都回去,只有鸡笼未肯辞。
书莫读
书莫读,诗莫吟。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君瘦君老且勿论,傍人听之亦烦恼。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
答徐子材谈绝句
受业初参且半山,终须投换晚唐间。国风此去无多子,关捩挑来祗等闲。
过江州岸回望庐山
庐山山南刷铜绿,黄金锯解纯苍玉。庐山山北泼蓝青,碧罗幛裹翡翠屏。昨日山南身历遍,今朝山北舟中看。山南是我所部民,山北是我乡中人。部民乡人何厚薄,有人问我山美恶。诧南赊得乡里嫌,评北又道月旦严。两平只在一言内,山如西子破瓜岁,山南是面北是背。
浏览全部 4302 首
杂咏十首 其三
鹍鹏奋云霄,尺鴳栖野草。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
读史 读史 其二
堂坳不容杯,渤澥纳百川。大小何乃殊,其量使之然。鄙人器易盈,德士心广渊。美哉黄叔度,千古称其贤。
不习书绢殊失故态已付染师作碧玉老人卧帷矣呵呵拙诗纪兴录上顾别驾先生以博一笑
用绢不用里,下笔无神气。何况辟其行,大小难更置。能书法本同,万物性各异。茅君疏而野,拘拘用乃废。我且毛颖之,安能免濡滞。书成始大惭,未忍水火弃。持以付染师,经营卧帷事。作诗告先生,其契茅君理。
题陈幼白石浪阁 其三
枕流与漱石,共此静观中。高阁贮云气,将无性所同。
登圣山
抠衣上圣山,徘徊四望通。下视小区邑,上视高苍穹。小者吾诚高,高者吾何从。浑浑道无极,求之不可穷。而欲穷其际,亦曰执一中。一中苟在斯,卑高大小同。
赠庐陵笔工萧昶
作成大小几毛公,妙出毫釐入大通。贮雾含云策勋后,藏锋戢颖豹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