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古意堂
破鼎如铛价万金,古文科斗费推寻。不须更待琴弦足,会有幽人识此心。
九月二十六日韩弼夫与十九娘赴官郢州之京山携家出饯于城南郝氏之园席上作小诗送韩儿侄咸和
西风吹叶落,南浦送行人。白酒难留客,黄花不当春。
次韵仲兄美之喜归二首 其二
纤纤杨叶舞脩眉,珍重烟光惹客衣。碧杏梢头莺百啭,黄茅檐外燕双飞。自谙渔父醒犹醉,莫怨刘郎去又归。今日正南驱马首,未饶阴藿向阳晖。
挽故致政大夫诗 其一
乍捧毛生檄,初登贾傅年。低回成鹤发,勉强用蒲鞭。遗爱西州说,清风古国传。欲知阴德处,廷尉有青毡。
再和二首 其二
冬来玉烛更调匀,傍岁先教雪报春。色借楼台呈气象,力欺狐兔失精神。故应桃李知阴德,聊许冰霜作后尘。不用渔蓑苦图画,使君诗句自清新。
故太原郡太夫人李氏挽歌诗二首 其一
德配平原盛,家传相国亲。桂抽三笋茂,玉种两株成。化剑中秋冷,藏舟半夜惊。凯风从此去,忍听自南声。
浏览全部 307 首
秋怀二首 其一
惊飙撼庭树,秋气惨悲凉。玄鸟已远逝,群鸿亦南翔。幽人抱遐思,揽衣起徬徨。念昔少壮日,志轻杜与房。淹留竟何成,鬓发倏已苍。平津为汉辅,汲生老淮阳。感彼积薪叹,凄然令心伤。
闻无逸兄下第归
丰林分首各消魂,兄弟伤离况玉昆。初谓过都留虎脊,又令点额向龙门。往闻淮北雪花大,归值江南梅雨昏。欲寄短书无别语,年来花柳自村村。
山庐
石老山荒燧古初,珠崖深处乐潜居。常来岭峤寻樵木,偶向周边拾野蔬。倚树闲看相逐蝶,坐溪细数过来鱼。不知身属他乡客,犹学渊明爱我庐。
奉祀礼毕饮福有感偶成
忆昔少年日,拜起随父兄。饭羹集邻里,果粽罗豆登。坐有白发翁,感叹或涕零。我时百不解,一饱追侪朋。岁月忽已晚,半生如飞霆。鬓影吹秋风,览镜良自惊。父兄不可见,黍稷恐非馨。跪拜蒇常礼,苦泪空填膺。呼儿共饮福,百感心未平。古今一俯仰,生死同梦醒。此去宁几秋,况复较枯荣。收泪且举爵,行行付交承。
送纯甫如江南
青溪看汝始蹁跹,兄弟追随各少年。壮尔有行今纳妇,老吾无用亦求田。初来淮北心常折,却望江南眼更穿。此去还知苦相忆,归时快马亦须鞭。
题常棣鹡鸰图短歌为旷伯逵赋
旷郎示我鹡鸰常棣图,冰石盘激花芬敷。寻常林泽总惯见,何以令我增嗟吁。知君有弟在乡邑,少小别离忧患集。经年不省瘠与肥,却望南云泪沾臆。曾不如常棣花,荣悴开落同根枝。又不如鹡鸰鸟,飞鸣行摇侣相随。我思古之人,无若周公旦。安宁与急难,往往寓悲叹。君独奚为长道途,胡不来归兄弟俱。笾豆满筵酒满壶,兄醉弟舞歌呜呜。歌呜呜,乐无央,堂前花开常棣香,鹡鸰来巢春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