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呈宜之兄八首 其六
书中道何似,诗有林霏寄。怪其句律工,定自工夫至。
赠于革去非时为武陵尉
忆昨闻君谓君老,及见知君得名早。文章妙处殆夙成,不作扬雄少而好。西山南浦饫搜寻,武陵桃源暂探讨。诸公识面争我出,学子闻风竞门扫。嗟我无闻不足畏,何事相逢亦倾倒。论诗未易当韩豪,聊复悲吟似郊岛。
送吴提刑赴召三首 其二
连朝欲作送公诗,以颂悬知孰愈规。万事要当明本末,一身切莫计安危。老农不过除荑稗,良药安能弃术芝。勿谓常谈便轻鄙,献言端自戒新奇。
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首 其二
万室望霓愿,千村车水歌。民劳已至此,天意定如何。朝听闻争米,宵传说借禾。始焉因食饭,终矣事干戈。
李声父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过饮
相期本林园,相厄乃霰雪。不难屐齿去,所怕巾角折。香烧古铜鼎,囊贮今墨帖。欲醉竟不能,匆匆谢车辙。
二月十日夜雨起书曾移忠禾谱后
去年秋旱冬尤剧,一雪不能濡土瘠。立春日雨虽应时,到今阙然又几日。游人但欣春物荣,农夫痛心田未耕。我因于役偶适野,骇见蓬勃烟埃生。我今一官非劝农,为民闵雨常颙颙。如闻春寒雨之候,病骨不惮添衣重。朝来数点初蔌蔌,势压黄昏成霢霂。虽云润物要无声,未救田畴龟背暴。眼前市籴虽云贱,复道输租钱乏见。从来谷贱必伤农,政亦何能堪此旱。天公用意何难为,三日为霖事可知。区区折腰困日籴,苦忆村舂宿雨时。屠龙先生曾夫子,著书斤斤良有以。往曾持献儒林苏,为歌秧马附书尾。髯孙知我此书爱,遗我殷勤意何在。世人菽麦或未分,而翁有意除稊稗。我今一官故不堪,此书归田为指南。便当教儿罢群读,读此宁忧饭不足。
浏览全部 3736 首
晚次宣溪辱韵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 其二
兼金那足比清文,百(一作白)首相随愧使君。俱是岭南巡管内,莫欺荒僻断知闻。
题建安朱氏杏林云隐图
君不见庐山岑,董仙在时花满林。身骑白鹿忽飞去,江海寥寥千古心。君今种杏知何所,解向青山作茅苧。云中浇酒祀岐黄,林下还丹结龙虎。羡君有道不羞贫,卖药无钱常与人。抱琴出谷迷行屐,散帙临流醉角巾。武阳山水多奇处,金鳌苍苍但烟树。鸡犬长鸣石上苔,渔樵未识松边路。自是先贤六代孙,布衣不到五侯门。相逢又欲还山去,他日思君愁断猿。
十日同知宗提舶游九日山延福寺
十日同游九日山,山中好处略跻攀。桑田改变松犹在,车马往来心自闲。昨日风应吹紫帽,今朝菊已带衰颜。登临称惬南来意,好逐飞飞倦鸟还。
喜宣甫至戏呈
陶溪路远强跻攀,犹得诗筒暂往还。有便催租俄败意,无心听鹊忽承颜。菊花满径成三老,梅萼穿林见一斑。肯为转庵聊且住,预愁约束裹粮悭。
题源虚叟庐山行卷
胸中有庐山,笔下有庐山。窗下有庐山,眼中有庐山。别山十七年,见山一日间。韵险落鬼胆,语妙破天悭。永怀看山人,恨不同跻攀。摩挲青石砚,负山良厚颜。天风几时来,乘之欲西还。
有惠庐山图者
生平岩岫饱跻攀,忽得云峦挂壁间。不怕老来无脚力,闭门端坐看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