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闻曾幼度近况于陈择之作二诗觅使寄之 其一
自辱缄书报,于今岁有秋。飘流闻客语,消息解人忧。荐牍新频上,诗声旧得优。君归定蓬阁,我去复炎州。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雨也对面而横骛焉已而倾注中夕复作明日犹未已赋诗三首与钦止斯远同之 其一
骤得疑倾峡,徐行若泛潮。胡为隔田亩,而不度林椒。爽气虽能及,余波不可招。不眠如有待,冲口漫成谣。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其三
老树才能半白,远山已没全青。胜践颇思朋盍,独行定谁汝令。
送陈庆伯三首 其二
闻道君行欲转江,江行此路不胜长。虽然不患无归遗,收拾江山一锦囊。
远斋顷寄在湖日所作三诗舟中次韵 其三
向来吴楚隔,书札苦难通。信与衢相接,我归公亦同。寓怀须酒圣,适意岂诗穷。情性思陶冶,吾宁较拙工。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临溪石台古松蟠其上松之下有足迹及石穴三十余浅容杯水问僧云自昔葛洪鍊丹种桃于此穴乃丹灶其数三十有二适与龟峰相应亦谓足迹为仙人迹又有云日光照石壁隐若青红盖桃影云作两绝 其一
台高十丈独株松,下有仙人旧履踪。三十二窠丹灶在,亦云数目应龟峰。
浏览全部 3736 首
临江仙 寿高伯川
*荚生三秋八月,气*风露清明。诞来人世作豪英。性天元广大,心地尽宽平。书院兴秋谁得似,燕山窦氏齐名。一身长向善中行。松筠同不老,龟鹤共长生。
临江仙 寿高伯川
蓂荚生三秋八月,气漙风露清明。诞来人世作豪英。性天元广大,心地尽宽平。书院兴秋谁得似,燕山窦氏齐名。一身长向善中行。松筠同不老,龟鹤共长生。
再和步溪
何曾贞下起元来,不独怜君且自哀。未得一邱供啸傲,更无歧路可徘徊。情知乱世身为患,谁向颓流首重回。惟有少时腾掷处,梦中突兀见南台。
五大夫松歌为刘博士元阳赋
爵名五大夫,其数不必五。何知非二松,屑屑为之补。二松五松俱莫论,秦人已没沙丘魂。金椎驰道迹如扫,此中惟有松枝存。我观此松颜色古,干如虬龙质如土。鸾楼鹤舞几千秋,犹忆当年岩畔雨。自有此山即有松,百木之长五岳宗。秋声不断天门路,海气长悬日观峰。亦不为封荣,亦不因封辱。兴亡阅尽总无情,何况区区小除目。济北刘生达者流,题诗旧向松间游。岁寒岂欲联三友,道远还因寄四愁。君为博士挂冠早,松号大夫今欲老。浮名梦幻两茫茫,不须苦作秦松考。
王和夫新迁楼居乃晓山刘先生故宅也溪山好景吟所未尽必待吾和夫发之次韵奉贺
笑拍阑干喜共临,元龙豪气冠于今。山云拥树天开画,野鸟呼晴客醉吟。春老花飞频点砚,夜长松韵当鸣琴。谁知王粲登楼赋,不减依刘夙昔心。
寄江君逸
斗酒相逢尽醉休,几回清梦忆同游。江河牢落知心晚,天地凄凉满眼秋。客有常何能具草,谁怜王粲独登楼。思君不见空回首,日落天寒揽敝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