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杨花 其二
禀受天香兼国色,一枝漏却春信息。断桥寂莫黄昏时,何人前村雪里归。五出六出夸两样,只将一眼为识赏。相看如昨不世情,超然风度不与京。有时冷浸月华白,不学寿阳点宫额。四时留得伴眼前,不妨长作陇头客。
和岩桂落英
沉麝为肌蜡剪英,九霄递馥到寰瀛。徘徊忍离花边去,彷佛如从月窟行。残蕊尚堪燃古鼎,清芬真可濯尘缨。纷纷落尽盈杯勺,堪笑承糟空捧罂。
和岩桂
嫦娥羞涩隐闺房,曾记当年窃药囊。奔入月中知几载,却于秋后喷幽房。枝头遗落兼金屑,坐上浓薰沉水香。恍惚蟾宫身屡到,似犹相隔一门墙。
和寄王五四将仕 其二
帝业未成三尺剑,老人先授一编书。遭时若与留侯异,蓑笠江湖亦可渔。
和寄王士贵
又逢南浦草生春,独咏江东日暮云。樽俎从容成感旧,鼎茵安否莫知君。寸心终夕驰千里,一见他时胜百闻。欲到小峰身不羽,此情脉脉倩诗云。
和宁川冷渡
解鞍饱有山林兴,入耳都无市井声。一榻萧然谁是伴,琴樽相对太清生。
浏览全部 171 首
立秋后作
宋玉悲秋千载后,诗人例有早秋诗。老夫自笑心如石,三日秋风漫不知。
瑞鹤仙 其一
征鸿翻塞影。怅悲秋人老,浑无佳兴。鸣蛩问酒病。更堆积愁肠,摧残诗鬓。起寻芳径。菊羞人、依丛半隐。又岂知、虚度重阳,浪阔渺无归恨。无定。登高人远、戏马台闲,怨歌谁听。香肩醉凭。镇常是、笑得醒。到如今何在,西风凝伫,冠也无人为正。看他门、对插茱萸,恨长怨永。
感兴十首 其三
我本何为也自休,靠他宁不略回头。徒夸扇枕黄香好,肯道悲秋宋玉愁。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过秭归
晚日寒天过秭归,江山点点上愁眉。况经宋玉悲秋处,不独秋悲冬亦悲。
塞下曲 其五
朔云黯淡古今愁,十月交河冻不流。铁马无声关塞静,征夫月下唱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