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路作茅斋成有诗次其韵
鬋予会到冈,心休境自适。丈室居士家,环堵儒者宅。常令小博山,一种袅余碧。燕雀来贺否,应笑檐牖窄。跬步是清溪,间可就泉石。庭花秋娟娟,窗月夜寂寂。灯火亦可亲,隐几对方册。不为寒辍冬,穷居忌矫激。可大亦可小,人或未知识。戏问广厦人,谁思万里客。
自福严至后洞记柳书弥陀碑
一盂僧粥三鸣鸡,渐望天角生晴曦。积阴凝霭不得肆,荡滉破散争纷披。清明物象各有职,如再开辟平艰危。游人襟韵廓以喜,晓指后洞都忘疲。小楚亭北望明灭,宛宛一径微如丝。问云般舟道场路,从此亭背无险巇。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村童门关语嘲哳,似云乞米僧未归。亭亭故碑立青玉,覆以老屋疏且攲。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法存于斯。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狂不羁。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或云彼以窜逐久,气志软熟非前时。又云高才尚薄世,故独立法无所师。吾嗟世俗日无理,好恶不正论苦畀。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愧人不知。碑阴三百四十字,疏瘦劲丽何精奇。九十三人姓名具,陈缵宝历元年题。云此柳书一碑者,元和三年刊厥辞。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杨与倪。尘蒙壁碍世未见,自我访寻初爱之。嗟物晦显似有数,恨不从事毡与槌。巉岩西山邃无数,行及二寺方晨炊。东南溪磴斗孤绝,下及平壑如悬梯。南朝佛子谓慧海,卜庵于此存遗基。鬼神馈食以车运,石崖辙迹如在泥。智不足以尽万物,敢决真伪论是非。老僧夜语亦有理,明发策杖犹迟迟。
哀吕西台行父四首 其三
前月南河欲放船,壶觞一夕暂盘桓。吐霏珠玉音犹在,风折筼筜墨未乾。皎皎不应随物转,滔滔从此缔交难。孤怀幽调谁知者,寂寞金徽不复弹。
贯之自岳先还衡阳示诗见别次韵奉和
云壑登临杖屦随,狂歌清醉乐忘疲。拍肩正赋游仙曲,回首还吟陟屺诗。春草便惊南浦别,寿觞应慰北堂慈。区区流水高山意,常有孤音托子期。
登徐州城楼
彭城楼上望,旷然今古怀。山形东负岱,河势下通淮。白鸟孤云并,荒烟万木排。吾观兹有得,兴欲拍洪厓。
挽濮安懿王任夫人二首 其一
自昔商任贵,于金庆裔光。来嫔周季历,有子汉宣皇。柙玉辉幽竁,车云拥画裳。哀荣无所憾,新庙五陵旁。
浏览全部 249 首
晏元献公挽歌辞二首 其二
四海尚多事,君心属太平。天胡不遗憗,邦早夺耆英。柱石倾宫构,盐梅废鼎烹。斯人无复见,谁意在苍生。
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 其一
三朝辅翊秉鸿钧,功在旂常泽在民。黄石授来为帝傅,赤松游去保天真。达生优享高年福,出世轻遗大梦身。自古陉山多吉宅,国侨裴令继芳尘。
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扬三首 其一
结构叨冯柱石才,敢期幢盖此裴回。阳春曲调高谁和,尽日焚香倚隗台。
袁参政(说友) 挽诗 其二
耆旧晨星似,公胡不憗留。竟成青坞去,莫返赤松游。时事方攲枕,天年不到头。独余经在笥,衮衮付公侯。
赠中书令沂国王文正公挽词二首 其一
揆路同寅业,师垣出守麾。终无三令喜,便集两楹悲。衮职嗟何补,天心感憗遗。幽泉空漏淎,非复作霖时。
题王龟龄詹事祠堂
当时孤论偶相同,终始知心每愧公。才见安车延绮季,遽嗟石室祀文翁。百年公议分明在,一饷纷华究竟空。白发旧交衰甚矣,尚能留面对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