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人之岭南
君去炎方远,行行万里余。渐惊南瘴酷,益见北人疏。山谷藏雄虺,溪潭养鳄鱼。秋风雁不到,何处俟归书。
闵雨诗(并状) 其四
伊年暮春,旱久不雨。人曰时哉,历有常数。禹汤之贤,莫能弗遇。
彼山诗 其二
彼山之澳兮,雄虺攸伏。我息而作兮,虺将起陆。
丁右丞挽词二首 其一
再历三公府,终崇万乘师。优游迩臣表,简淡古人为。爱士常推毂,传家不遗危。平生赤松愿,犹复白驹悲。
和永叔寒夜会饮寄江十
昔与江翁别,酣歌国门道。黄花落酒樽,白发藉霜草。本谓此行远,定知此乐难。岂意二三子,复为今夕欢。主人文章伯,谈道辄忘倦。每至绝倒处,恨不使君见。鸟迹上古书,龙头冢中器。其人骨已朽,感此相与醉。呼问西飞云,游子何当返。寒风吟枯梧,岁月益已晚。吾闻太华峰,乃有神仙居。莫逐秦时人,独结山中庐。
马上口占
冰涧纵横水,风松高下声。远游应易老,跋马更凝情。
浏览全部 1709 首
探梅
老恋绳床懒出村,偶携筇杖破苔痕。到来晴雪迷岩谷,卧入寒云冷梦魂。目既成余惟有笑,心当醉处欲忘言。一瓢此际真堪挂,拟剪茅茨覆筚门。
大暑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沈。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佐还山后寄三首 其一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村(一作林)黑鸟应栖。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
瀫溪别业二首 其一
茅庐南郭外,十亩带横塘。曳杖青山远,飞槎渌水长。花香浮雪壁,竹影动云房。五岳游堪卧,悠然号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