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张四隐直游边
吾昔读汉书,远嘉马文渊。慷慨有大志,不辞走穷边。尝言功名期,当及少壮年。生图万里勋,死裹马革还。此语颇豪荡,书之在青编。其人虽已亡,其意犹凛焉。羌戎未伏诛,王旅多丧偏。安得如此人,西行陇与汧。借筹资方略,还为天子言。海上惟叹息,今时岂无贤。忽闻张公子,奋起殊欣然。历览泾渭旁,究观敌根源。宁复谢古人,正堪豁忧煎。卫青出行伍,去病幸有天。相继取封侯,有若翻手间。男儿谁不如,可得甘弃捐。读书反三黜,何用师孔宣。我岂少游徒,规规守乡田。力弱非志弱,送君心长悬。
初到淮西读书申申堂寄友
禀性实无用,干名谬所望。中为禄仕逼,误有世俗偿。组绶见羁縻,簿书正抢攘。语言畏时忌,谈笑忧事妨。往者托山林,未能下羲皇。迩来失吾真,终日几发狂。期会非本务,米盐岂大方。洒心赖篇籍,发兴依松篁。朋友素所畏,道路阻且长。怨极倘见思,寄声慰离肠。
送从兄
东门杨柳深,下有还乡路。之子千里行,春风三月暮。旅心常草草,飘忽不可驻。居者空徘徊,行者亦反顾。丈夫方贫贱,四海无所遇。不如辙中鱼,犹以沫相喣。悠悠大江水,日夕自东注。何当激风雷,慰尔饥渴慕。
渭城
举世几人歌渭城,流传江浦是新声。柳色青青人送别,可怜今古不胜情。
离陈州先寄颍上龙图
蓬蒿一亩亦蘧庐,终岁纷纷三徙居。客耳欣沾颍川水,儿谣积厌武昌鱼。宁知代舍悲长铗,忽幸侯门埽敝裾。虽信师金讥数昧,未甘莱子勤捐书。
读岘山诗寄献八舅龙图
道悠寄先觉,神契无近知。彼美羊公意,今在岘山诗。陵谷非一变,荣名独至兹。当时偶然语,正与来者期。慷慨激悲歌,崔嵬构丛祠。怀哉千岁后,慰此江汉思。公亦蹈前人,方为帝王师。奋笔成不朽,何啻中亭碑。
浏览全部 1709 首
余性资庸下学术空疏白首无成私窃自慨然先儒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乃作取友诗一章
友道非细故,乃在人伦中。取友以辅仁,庶几反淳风。损友不可亲,益友宜与同。匪资共笑语,实赖相磨砻。取友不失人,德义日以充。所以君子心,此道尤敦崇。一日不获见,使我忧忡忡。槿心但朝暮,桂性宜春冬。陈雷与管鲍,令誉垂无穷。爰作取友诗,于以告群公。
杂兴四首 其四
涤砚欲其洁,磨镜欲其明。愿君试思之,与己孰重轻。
己巳梅溪同舍三十人其九人者游从之旧也酌别之夕独五人在焉谢子与能犹在予馆而四人者且去矣遂各以其姓赋诗送之 许辉先
子昔从予游,方读纸上语。磨砻出圭角,剪拂就规矩。不为中道废,当振大岳许。行将拭老眼,看子惊人举。
石篆诗
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斲石篆何奇哉。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欲令留传在人世,持以赠客比琼瑰。我疑此字非笔画,又疑人力非能为。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嵬。当时野鸟踏山石,万古遗迹于苍崖。山祗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群仙飞空欲下读,常借海月清光来。嗟我岂能识字法,见之但觉心眼开。辞悭语鄙不足记,封题远寄苏与梅。
次韵开元石钵
磨砻圭角象天圆,佛手亲持不计年。乞食屡经祇树下,降龙因落沪川边。悬时寒映当窗竹,洗次遥分卓锡泉。神物护持希世宝,故遭劫火至今传。
前汉门 刘圣公
不纳良谋刘演言,胡为衔璧向崇宣。伤哉乱帝途穷处,何必当时谮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