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 其二 其四
四海游夫子,粹学洞古今。闻善亟推挽,常恐力不任。时危系长才,白日已西沉。拱木战寒风,凄其千载心。
和傅侍郎鹿鸣宴韵二首 其二
先生谠论在延英,早岁金瓯已覆名。自古正人羞枉尺,祇今公论有持衡。九重闻道将飞诏,一水何妨缓作程。莫笑田家去天远,春来野草亦敷荣。
运河行
运河岸,丁夫荷锸声缭乱。红莲幕府谁献言,运河泄水由函管。函管掘开须到底,运材归府供薪爨。庶几一坏不可复,民田虽槁河长满。民田为私河则公,献言幕府宁非忠。我闻此言为民说,急趋上令毋中辍。小民再拜为我言,函管由来几百年。大者用钱且十万,小者半此工非坚。厥初铢积费民力,厥后世世期相传。岂但旱时须灌溉,亦忧久潦水伤田。向来久旱河流绝,放水练湖忧水泄。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虽存谁复决。小须雨泽又流通,函管犹存不费工。只今掘尽谁敢计,但恐民田从此废。丰年余水注江湖,涓滴不为农亩利。有时骤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尽弃(王本作死)。况今农务正纷纭,高田须灌草须耘。尽驱丁壮折函管,更运木石归城闉。吕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扰凡几人。太守仁民古无比,凝香阁下宁闻此。愿传新令到民间,函管须塞不须毁。已填函管无尾闾,大舶通行水有余。函管不毁民欢娱,异时潴泻无妨渠。忆昔采诗周太史,不间小夫并贱隶。试裒俚语扣黄堂,鈇钺有诛宁敢避。
东阳道旁涵碧亭
四山委苍翠,一沼湛清涟。云飞松竹留,石堕藤萝牵。泉音乱丝竹,鸟语赓笑言。斯亭作者谁,俛仰四百年。栋宇有兴废,篇章足流传。官道纷往来,此地旷周旋。乃知造物意,以遗静者便。我来旱暵余,龟兆坼平田。攀崖溯源委,石窦鸣涓涓。摩挲两石鱼,变化定何年。
挽诸葛宣义二首 其二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联芳。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达生知有道,养性更传方。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
戏谢张端衡惠牡丹并汤鹅
右军浑脱从花王,老子开盘喜欲狂。拟插一枝无称面,浪餐鹅炙愧刘郎。
浏览全部 537 首
送戴良辅药者归城郛 其二
一生百病都好去,不但膏肓驱二竖。寄言仲景与安常,古今何代无医王。
次陈先生韵 其一
十年寝瘵负遗经,羞见生朝客满庭。谩灼膏肓驱二竖,懒从磨蝎问三星。病逢竹叶疑无分,老插花枝亦暂馨。安得如翁耆且逸,尊前长对舞衣青。
观妓人入道二首 其一
荀令歌钟北里亭,翠娥红粉敞云屏。舞衣施尽余香在,今日花前学诵经。
舟中病思三首 其二
已见横山塔,兰溪路不多。青铜吾欠此,竹叶奈渠何。贫病成驱役,幽忧复放歌。平生钓台下,老矣负渔蓑。
赠相士蓑衣道人杜需二首 其二
坐来小歇过眉拄,客里那能满眼酤。肯脱蓑衣借侬著,鸥边雨外且江湖。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其二
藉地残花五色茵,东风来去寂无痕。余香不肯污尘土,留得蜂房活计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