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幽谷泉
幼卿初凿琅琊溪,忆当大历六年时。欧阳今疏幽谷泉,复在庆历之六年。两公相望几百载,中间游客常比肩。山神爱惜第一境,邂逅知者方流传。乃知胜事未有尽,可怜岁月犹依然。穿云斸苔色澄澈,宝镜霜刃光蜎蜒。岩前滥觞如可鉴,山下积石还成川。如公好事诚难得,推公此心人莫识。且如泉源在污泥,谁道汲引非人力。作诗刻石歌泉池,欲问何似阳冰题。
次韵和黄朝议 其二
已作华颠老,欣闻紫诏新。经纶兼事事,哀痛及人人。愿辍须臾死,求观富寿民。短歌随击壤,感动不无神。
寄张六
君为弃官去,豪气故风流。无复池中物,真能方外游。浮生都物变,衰俗使人愁。闻有桃源路,归来试力求。
营冬二首 其二
薙草元留径,开窗祇近檐。成冬须少有,为客未尝淹。朋旧看都绝,诗书剩欲嫌。自知疏懒剧,决意老幽潜。
雨夜三首 其三
云闇黄昏雨,风凄九月秋。老便安坐久,用即置书休。知命应无念,虚心自不愁。三年同此兴,中夜一灯留。
雨中
丹桂更束薪,白璧偿斗粟。况兹风雨朝,泥潦坏墙屋。败灶方生鱼,并日能薄粥。始知箪瓢人,陋巷本自足。宁见子桑诗,若歌复若哭。
浏览全部 1271 首
和陶诗 杂诗十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杂诗十二首 其七(明·李贤(原德))
岁华忽云徂,暮景桑榆迫。农家望西成,禾黍盈阡陌。即此遗子孙,亦何愧清白。心与天壤宽,斗室未为窄。邻翁来共饮,不知主与客。坐待明月升,来照吟翁宅。
逆旅书壁二首 其二
骑驴万里行,岁一过秦城。下杜贳春酒,新丰闻晓莺。绿槐新巷陌,白骨几公卿。欲觅曲江水,连云禾黍生。
授衣还田里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杂诗 其二十
先王急民事,分吏察垄亩。田荒宅无毛,置法责粟布。壤壤一岁勤,暴暴三年聚。农政久不修,几家有禾黍。
西晋
马圉言虽验,凫毛事亦奇。紫微才遍植,白刃已交驰。星麦应无酒,私蛙尚有糜。铜驼休反袂,何救黍离离。
秋蝗叹
驱车入秋原,懞懞尽禾黍。田父刈且歌,笑言杂儿女。路傍骑马翁,下与田父语。问言田家劳,云何乐如许。父老仰天叹,恳款话心膂。今年遭岁凶,夏旱连秋暑。谁知勤饷妇,社瓮刍绿醑。君看西来蝗,落地辄盖土。入境不入田,食草不食秬。老农亦何幸,此乐讵天与。为言相君贤,为惠寔在汝。群凶满江淮,杀气自消阻。微虫初何知,仁者亦复与。知公意在民,有谷宁忍咀。劝尔但自欢,蝗来不须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