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赠乡人周从龙谈命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
古诗
凉生几砚窗未糊,秋风射入如相呼。床头吴钩作龙吼,便欲乘此捣穹庐。丈夫诗胆如斗大,摩挲笑与歌楚些。生平柔肠作铁坚,挑尽寒灯拥襟坐。撞钟打鼓天欲明,鸦未知晓鸡先惊。夜来有雨不须问,听取窗前蕉叶声。老僧惯閒定较可,山色朦胧半烟锁。玉簪委地怕禁持,消息雨中弹指过。前回十日得一晴,远山松桧如泼青。痴云冉冉自辟易,半江滚滚金龙生。桂花毕竟终燥薄,强出婵娟懒梳掠。正缘久不见云生,事半功倍扫萧索。人言快意难得时,世间乐事须生悲。转头泼墨天地黑,依然雨脚如丝垂。山翁岂识神龙志,特地霖淫阻游意。不知金鸭香篆长,拥鼻犹可看文戏。重重叠叠添青苍,谁谓浓翠绕丛篁。草木过湿有香意,衣笼笃褥篝笼汤。峭岩万丈苔斑驳,日固甚佳雨不恶。晴明晦冥俱可观,刍豢有时荐藜藿。爱山之痴如爱诗,或日或雨皆足奇。君不见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江城子
海棠风韵玉梅春。小腰身。晓妆新。长是花时,犹系茜罗裙。一撮精神娇欲滴,说不似,画难真。楼前江柳又江云。隔音尘。泪沾巾。一点征帆,烟浪渺无津。万斛相思红豆子,凭寄与个中人。
和子纯韵
桥下水如箭,惊奔万古号。溪毛翻碧带,石藓衬银涛。天外千层秀,云低数尺高。垂垂兴偏恶,蓬鬓为诗搔。
无锡道观
门外红尘市一廛,买瓜买李兴悠然。树根石透月洒落,殿阁屋多风折旋。卖墨道人勤置酒,能诗老子欲飞仙。髑髅南面蛆虫辈,鹏鴳逍遥各自天。
送刘允叔还浙东
树倒群公尚不飞,先生于此独知几。杀身无益事成败,闭口不言心是非。吴渚莼鲈张翰去,鉴湖风月贺章归。从教血染长安市,一舸清风眠钓矶。
浏览全部 462 首
浣溪沙
不寐凄寒剥瘦肌,闻钟惊起揽裳衣。恰如久戌得归时。斜汉隔山牵月落,小禽出树掠霜飞。濛濛轻蔼晕朝晖。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石路泉流两寺分,寻常钟磬隔山闻。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灵巘华阳并,松杉远世氛。药多前代草,香是隔山云。花气惟春识,书声只鹤闻。传经君独往,弟子候河汾。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一
兔迒通一线,笋舆度千寻。隔林见潭影,迎客有铃音。梵呗出广殿,飞舞来珍禽。履此胜绝境,一清尘虑心。
和平叔道傍竹
野田有修竹,丛疏饱于霜。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岂无行路子,行路厌榛荒。忽见此翠色,徘徊未能忘。车马去何疾,回顾隔山冈。
闻国公重镇大宁得云字
秋风吹角动三军,入塞声为出塞闻。后队隔山旗面改,前驱传令马头分。朝廷未下还师诏,幕府重书谕蜀文。自愧身轻如野鹤,一年来往逐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