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其四
少小携书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莫嫌茅舍曝朝日,犹胜板桥行晓霜。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自惭道学工夫浅,晚却逃儒入老庄。
陈景升顷遗余化度寺碑甚佳阙后三行归自龙溪始为余补足记以绝句
端平曾叹阙三行,淳祐重来为补亡。收拾一碑劳十载,此生凡事不须忙。
大渊寄道冠汉镜各答以一首 其二
雁足传书至,蟾光出匣新。真从古冶子,曾照汉时人。昔作美年少,今非妙色身。明知皆梦幻,莫认假为真。
墙西一首
只留一影伴山房,坐待墙西隙月光。鹤忽归来寻旧里,燕犹相对语斜阳。虽无传附青云显,赖有书消白日长。万一载醪人问字,为言侬仅识偏旁。
怀旧二首 其二
童蒙颇慕舞雩乐,老病犹参立雪碑。愧我高年成后殿,输他半夜得单传。著书有子诠中说,覆瓿无人守太玄。董薛程仇皆已矣,萤窗谁共辑遗编。
再和 其二
依本文章趁韵诗,暮年深不愿人知。退閒时有宾留刺,挛痹难为长折枝。蚓窍声微羞入社,鸦涂札恶懒临池。僧谈石竺山幽胜,拟执驴鞭挟册随。
浏览全部 4823 首
游仙三首 其三
何年海上客,移住缑山岑。未辨云霞色,先闻鸾凤音。山神供石髓,童子问琴心。一谒紫皇去,仙踪不可寻。
同吴心云避暑
寺在深山里,轩窗面面嘉。画图看水石,僧供款茶瓜。台蚁搬生饭,池鱼喷落花。何人溪上住,竹林两三家。
七月四日昼梦云庵和尚教诲久之而觉作此示超然
夏窗午睡谁呼觉,院静惟闻绕砌泉。梦里绪言犹可记,壁间遗像尚依然。衬珠定使拳披见,坐榻当令膝处穿。塔在层峰衰眼力,何时同汝扫颓塼。
草衣文殊赞
披草衣,执具书。面不洗,头不梳。是文殊,非文殊。拟议台山路转迂。
挽郑甥主学二首 其二
亲则班□子,贤于辅嗣甥。奠刍终古诀,炊黍霎时荣。先墓身为殉,新丘手自营。老人尤惜泪,何况又偏盲。
背影
削玉双肩秀绝群,遥从背影识文君。衣裁藕色偏如雪,窗透兰香可待薰。别后金堂刚半月,望中珠箔抵重云。明知小立青苔久,唤彻鹦哥似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