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商侍郎挽词(飞卿) 其二
所至仁声著,甘棠几去思。敬姜嗟哭子,伯道痛无儿。郎省伤连璧,文闱见刻辞。边民纷堕泪,忍读岘山碑。
谢潘端叔惠红梅(有序) 其二
黄姑曾为点冰肌,亦有缁尘染素衣。何似烟脂天赐与,暗香犹在是耶非。
谢少微兄惠牡丹 其二
方剪栏干第四花,玉人联袂过吾家。捻红玉翼皆名品,醉眼相看到日斜。
夜坐烧香台
长昼苦炎热,夜分凉始生。电中千嶂立,琴外一蛩鸣。急雨催诗思,遥空答鼓声。谁知一府地,得此意凄清。
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
两夫持镰行我先,巧寻径路其智专。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气已出层峰巅。何郎鲍叔饱经历,胜处一一手自编。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当年共登青云梯,今日邀我为击鲜。始观神龟闯清泚,上有石壁来飞泉。隐清遗基平可坐,下顾乱石如磨鋋。悬崖双瀑洒空雪,来自一握孤云天。却从下流溯深险,崎岖直到清潭边。朝阳射光破幽閟,断虹上下遮潺湲。传闻高山更高处,雅有行路从西偏。同行无乃深好事,杯酒自犒脚力全。诛锄荆棘穷鸟道,欲进不得意愈坚。旋呼僮仆累危石,笑采野菊聊盘旋。扪萝腾身上苔磴,往往欢呼争著鞭。侧行危步汗浃背,石角或使衣裳褰。少焉身在双瀑上,又见高派冲泓渊。自笑泉石成膏肓,爱赏不减蚁慕膻。巉岩数峰巧遮护,妙处二老初无传。脱迹尘埃到此地,便觉神思飘飘然。回首江南尘一聚,城郭历历眼俗穿。相期更看水流处,步履未倦夸轻翩。一上千尺穷山椒,碧涧靡迤流苍烟。寻源不能且忘返,石猊巍踞惊神镌。退求归径惘难问,藤萝所在相萦缠。我方踟蹰风烟表,披披衣袂身欲仙。晚归招提各痛饮,读尽屋壁长短篇。截筒环山笕清驶,窍出珠穗心亦怜。棋枰相与论瓜葛,横琴不妨挥五弦。人生易老费扶掖,胜具大率须少年。伊余历聘佳山水,爱奇切慕太史迁。明年炎暑袭故步,与君共枕清流眠。
寄题高汝一少卿识山堂
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往来山中最亲切,岭为横看峰是侧。曾从彭蠡望山外,识得山南昧山北。山体如如本不动,人苦求之愈多惑。君今一堂据湓城,香炉五老皆嘉宾。莫问后前与向背,面目还君多识真。君今与山如故人,慎毋忽作白头新。堂中燕坐静且寿,君其于此知吾心。
浏览全部 1245 首
赵提荆挽词(子濛) 其三
客授早登龙,襟期一笑同。门清心似水,论正气如虹。近问书犹湿,重来迹遂空。无因送丹旐,老泪洒西风。
挽唐吉林咏道
博雅林夫子,隐居城市中。家贫书甚富,学苦字尤工。四海交名胜,诸文辨异同。阿戎谈更好,端不负家风。
李汉珍同年六十寿
商量晚岁先心许,邂逅秋光俱眼明。诗鬓久怜花县宰,词源近溯玉田生。独居深念殊萧瑟,少日同游今老成。忆否清佳堂下雪,耳边犹有读书声。
余石月挽词(甲戌) 其二
自我居洪府,从公父子游。至言今在耳,往事忍回头。风急唐山垄,云埋石月楼。生刍无路奠,洒泪寄东流。
挽令人 其一
知汝莫如我,伤心不尽谈。忍贫犹好施,见得可曾贪。水陆同艰险,糟糠共苦甘。和鸣三十载,一梦断闽南。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前韵各赋五首 其一
昔游尝到海中光,我与诸公各醉狂。同向尘中三十载,朱颜应笑鬓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