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陈表道宰南丰
与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子为名父子,才器真璠玙。乃翁老从臣,循吏追两都。益公工拟人,谓比王仲舒。积善必余庆,于公大门闾。子能传家学,何止读父书。执丧真有闻,孺慕久不渝。弹琴不成声,西上何徐徐。文场尝得隽,一跌重叹吁。通籍金闺中,夷庚因少迂。邑中有三曾,声名照堪舆。士夫秀而文,比屋多为儒。万里此发轫,胸中有全模。将别更求言,老马从问途。乃翁同汪出,亲谊崇终初。以规不以颂,不自知其愚。民社非细事,况此壮大区。不饮第一策,精神长有余。以此奉尘刹,以此当万殊。何官不可为,祸福皆在吾。剧邑最为难,谨畏可无虞。试看悔吝者,实惟予之辜。民力久已困,未免索税租。欲如古什一,攻瑟难吹竽。古意行今法,自应知乐输。有弊勿遽革,有奸毋亟锄。责己重以周,检束到锱铢。两脚踏实地,处事随精粗。顽不在斯民,猾不在吏胥。苟以明恕行,久之定交孚。为善无近名,实著名与俱。饮啄信前定,富贵不容图。三年报政成,明时其舍诸。老我世无用,情亲肯自疏。尽此一杯酒,惘然掺子袪。相依忽成别,加餐意何如。
赵安国梅坡
隆暑倦行役,梅坡得暂閒。卷帘南浦岸,终日对成山。竹里清风远,棋边夕照还。岁寒重卜醉,觅句暗香间。
具美堂
明光殿里早催班,亭午天街从驾还。已听欢声传市井,更看喜气满湖山。联镳远去閒寻胜,烂醉归来夜叩关。但愿两宫千万寿,退公时得过云间。
送万耕道帅琼管
黎山千仞摩苍穹,颛颛独在大海中。自从汉武置两郡,黎人始与南州通。历历更革不胜计,唐设五筦如容邕。皇朝声教久渐被,事体全有中华风。生黎中居不可近,熟黎百洞蟠疆封。或从徐闻向南望,一粟不见波吞空。灵神致祷如响答,征帆饱挂轻飞鸿。晓行不计几多里,彼岸往往夕阳舂。流求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势须至此少休息,乘风径集番禺东。不然舶政不可为,两地虽远休戚同。古今事变无定论,难信捐之与扬雄。四州隅分各置守,琼台帅阃尤尊崇。高牙大纛拥方伯,鼓吹振响惊蛟龙。汉家威名两伏波,卢丁以来几宗工。卫公精爽尚如生,妙语况有玉局翁。史君吏事素高了,明若古镜摩青铜。叱驭行行不作难,平生惟仗信与忠。布宣王灵万里外,益使向化来蛮賨。第惟遐方习疏慢,政化要当率以躬。雾中能见越王石,自然心服令易从。顽犷未率宜以渐,勿示骇政先含容。平平之策用定远,下下之考书阳公。吏民生长固安土,尚当摩抚如童蒙。属僚宦游岂得已,士多失职悲途穷。名分卑尊不可紊,更念何处不相逢。官事既了与无间,可使知气俱冲融。乡闾惜别情所钟,临岐为倾琥珀浓。手遮西日念远去,欲留奈何鼓逢逢。愿君稳度三合溜,早归入侍明光宫。
又次王恭叔韵 其一
仲冬方寒荔挺出,仲夏方炎靡草死。若将朝菌比大椿,相去何啻千万里。金芝仙草不可见,长生之草略相似。少时曾识青青色,今日得之乃真是。天工矜悯轻丧生,故出珍苗普相示。若言神仙可学致,自是未得养生理。
登马鞍岭
轧轧轻舆上马鞍,半天岚翠逼人寒。从教宿霭迷清嶂,明日晴空取意看。
浏览全部 1245 首
伤兄子解辞
植木惧伤枝,枝伤木易衰。念我犹子逝,主器当为谁。鞠育二十年,学植方在兹。一朝陨奇疾,负绝恩与私。汝母骨已朽,汝妹久流离。而父理埋葬,念尔衔深悲。汝有两从弟,季也方孩嬉。仲也别三载,客游应未知。先庐故荡析,旧书谁与持。伤哉珠树林,失此乔特姿。春风倘重至,见汝当何时。
百四从妹挽词 其一
姊妹二十四,凋零余二人。他乡忽传讣,老子倍伤神。已叹嫠居久,何堪逆境频。佳城千里外,西望泪沾巾。
陆提刑挽词(洸) 其二
早岁擅词场,夷途列雁行。一麾分楚甸,双节照江乡。莲社容寒晚,葭莩接老苍。八旬俱已矣,回首倍凄凉。
别高丽大使二首 其一
万里朝天礼告成,归途冰浒积峥嵘。相从遽作春云散,款语何妨夜月倾。两地关河伤远别,一天风雪叹劳生。他年币玉重来日,对立罘罳眼更明。
李尧卿挽词(唐佐)
里社久相从,知君阴有功。救人多药喜,持论耻雷同。素业诸郎在,浮生一梦空。凄凉宋清传,健笔愧河东。
程明道挽词三首 其三
素忝金兰契,情由道义亲。圣时方际遇,英气忽沈沦。琴在无钟子,斤存失郢人。遥闻归葬日,清泪满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