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王原庆新迁居南堂以古风求写恕斋二大字并石刻次韵
三槐诸孙有奇士,才高特未遇时尔。作诗尤能备众体,短章大篇仍杂拟。解纷使掉三寸舌,随陆苏张何足比。雕鹗犹未离风尘,蛟螭尚尔蟠泥滓。平生曳裾向侯门,豪杰闻风竞瞻企。只今交游亦凋落,凛凛一身嗟独峙。槐阴满庭渺何在,久寓瀛壖成故里。濒湖小楼太孤露,何殊玉川洛城里。迩来深入作郊居,高屋好山成二美。未能拔剑斩楼兰,几欲袖椎摧晋鄙。便将拂袖武陵溪,谁能著脚长安市。西门性急佩柔韦,柳子气高戕曲几。衡宇全似归柴桑,茅茨大胜居儋耳。我诗非工字尤拙,荷子爱忘刚见喜。夜来纵笔写恕斋,自笑黔驴技止此。更求古刻访少作,颇记醉中曾诺唯。旧书纷沓费搜寻,鱼钥未开尘事起。呼童卷送三数轴,仅可障风同故纸。新诗鼎来亟予和,颠字敢追张长史。不须更投苦海中,一笑以还随弃毁。径须携酒登南堂,朗咏白驹三四章。
赠陈居靖道人
沩汭道人身御风,弃家求静慕仙踪。仙都有石立天半,特立要当如此峰。
许待制挽词(尹) 其三
十载更麾节,阳春万里同。时时逢蜀士,一一话文翁。到处留遗爱,诸郎守教忠。庆源知未艾,往日有阴功。
袁通判挽词(章) 其二
盛德不容赞,多言可柰何。大圭元不琢,古井竟无波。前辈苦凋谢,后生谁琢磨。同庚适斋老,托体共山阿。
谢林德久正字惠诗次韵
老我甘投閒,晏然十三秋。兹来何所似,反衣狐白裘。京尘素为缁,梦寐思首丘。低徊未成去,黾勉终自羞。久闻歌楚骚,欲见知无由。诗文惠盈轴,一诵消百忧。便当细论文,夜雨同春刍。平生万事了,此去复何求。尚贪未见书,痛洗千斛愁。得此不翅足,携归老先畴。
太孺人蒋氏挽词 其一
之死靡他志,天乎不谅人。嫠孤蓬在首,艰苦棘成薪。晚福容千指,心空灭六尘。平生贞烈意,终作坐忘身。
浏览全部 1245 首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其一
文章晋康乐,经术汉公孙。旧秩疑丞贵,前功保傅尊。传呼犹在耳,会哭已填门。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彦逾) 其三
麾节称循吏,三朝蔼政声。治如黄霸最,心慕伯夷清。诸道俱遗爱,两川尤著名。起家临制阃,更羡锦衣荣。
挽郑大监(?) 其一
策足胶庠上,收科弱冠中。清文弥盖壤,劲气折王公。政术硎锋颖,文章武事雄。轻财缘嗜义,已矣古人风。
和景仁试明经大义多不通有感
庠序制犹阙,乡闾教不行。古于经学政,今也艺虚名。来者益可鄙,待之因愈轻。无徒诮其陋,讲劝在公卿。
送贾岩老还乡 其三
乃翁贤德冠吾乡,伯氏声名蔼上庠。更喜君如里曾子,少年孝义已非常。
赠湖州使君李公择
李侯车骑匆匆出,前驺不鸣随者急。不游台沼不寻山,独向城隅小蓬荜。城隅蓬荜谓谁家,太学先生贤已卒。老妻犹在八十余,侯来为问夫人疾。当时弟子犹五六,连袂追随慎仓卒。手调汤药进盂盘,劳问有无极纤悉。巷人来观相欢喜,门外墙头闻唧唧。我思康定庆历间,天下文章极萧瑟。读书不复问义理,破碎幺么入声律。先生始出治庠序,辅养学者尊经术。自兹道义及生民,晚具纁黄起遗逸。先生今来骨为土,名儒大义非前日。朝登垄坂暮高官,旧学前功付幽黜。往往昔游苕霅人,诋讳不敢对以实。李侯自是江南士,不预吾徒旧堂室。尊德乐道乃精诚,念老嗟贫固其秩。魏文伏轼过西河,郑公名乡论高密。古来如君顾无几,于今走利尤非匹。人言侯政如此多,试听风谣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