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赵路铃挽词(不枯) 其一
蚤岁游金阙,霞冠拜紫宸。可堪天宝乱,及见会昌春。宛宛王孙态,飘飘物外身。灵光怆陈迹,遗老更何人。
次韵十诗 西山
两岸杉松翠荫长,轻舆连日得彷徉。绝怜林下朝还莫,不问人间炎与凉。睡起闲情方自乐,斋余归路未须忙。何时更向月溪去,愿著青鞋走侍旁。
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
公家忠献公,勋名照穹壤。南轩传圣学,后进斗山仰。尚书天分高,百间真朗朗。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养。小出辄惊世,发誉自英簜。两朝倚才刃,三接承睿奖。堂堂尹京手,风采汉张敞。九街寝桴鼓,终朝清讼缿。污流化清沟,闹市锄巨驵。铃斋昼无人,士友厚吾党。政成化自行,谈笑挥浩穰。皇家重阃寄,拊髀劳注想。颇牧起禁中,帝曰汝其往。人多惜公去,地位切台两。惟公不择地,引义犹慨慷。隃度更周询,千里若寻丈。再拜受临遣,因得进忠谠。边臣固多事,备御当素讲。要须久其任,百弊随刬磢。愿假臣岁月,表里如指掌。人材固不乏,第一戒欺罔。朴拙胜巧心,好佞宁木彊。愿求忠信士,枉直谨诛赏。更须宽辔策,奏请应如响。上问卿何先,安静最为上。上忧襄汉间,平楚欠遮障。公因论形势,衮衮到逊抗。是时晋在洛,武昌势相向。是为必争地,南北谨堤防。今虽居上游,事与古殊状。狂虏纵欲来,无处可传饷。况今三垂静,皇灵方远畅。与蜀相掎角,国势自增壮。尚期效尺寸,才疏意非广。忠肝气凛凛,秋旻足排荡。上喜忧顾宽,趣行开玉帐。捐金示优宠,谕赐烦上相。惟公最得士,离别俱惘惘。荐绅纷祖饯,直欲倾家酿。赋诗写胸臆,一一成技痒。家声与国事,负荷有余量。边头十万兵,公临如挟纩。吾闻胡运穷,群酋欲争长。不戢将自焚,前辙有狂炀。当为不可胜,有和谨毋倡。千载羊叔子,制敌恢天网。行将友斯人,山川固无恙。备成抚机动,应烦护诸将。功高归未晚,会见登弼亮。他时名父子,继踵凌烟像。
读范吏部三高祠堂记
三高之风天与高,三高之灵或可招。小山以后无此作,具区笠泽空寥寥。几从垂虹荡双桨,寓目沧浪独怊怅。笔端不倒三峡流,欲遽招之恐长往。前身陶朱今董狐,襟抱磊落吞江湖。瑰词三章妙天下,大书深刻江之隅。我来诵诗凛生气,若有人兮在江水。扁舟独钓脍鲈鱼,茶灶笔床归甫里。先生固是丘壑人,只今方迫功与名。谢公捉鼻恐未免,便看林薮生风云。他年事业满彝鼎,乞身归来坐佳境。不嫌俗士三斗尘,容我渔蓑理烟艇。
送赵子固吏部帅合肥 其三
襟带长淮地望崇,勋名当继古英雄。吴人止解依濡坞,晋将才能过八公。可但绥怀边境静,直须经略朔庭空。折冲不必居遐徼,颇牧尤当在禁中。
王给事挽词(信) 其一
主眷逢千载,宠光倾一时。铨曹著官簿,禁掖粲英辞。论议推东省,威声憺北夷。平生经世意,怀卷竟何之。
浏览全部 1245 首
胡氏硕人挽词二首 其二
我有劬劳念,多从外氏游。母仪频接侍,宾馈每淹留。应惜年垂老,相亲礼特优。一朝千古别,衰泪不能收。
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
督邮有良马,不为君所奇。顾收纸上影,骏骨何由归。一朝见萦策,蚁封惊肉飞。岂惟马不遇,人已半生痴。
挽邓彦霄 其一
秀整文明早,精明吏事优。联登年正妙,再转誉弥休。方展云衢步,俄惊夜壑舟。平生如此友,零落向山丘。
霍彦明通判挽词二首 其二
契阔艰虞地,匆匆喜一逢。俄惊门上莠,已化柙中龙。手板归囊禇,腰章掩窆封。空余故人泪,洒向九泉重。
次韵任伯再领宗学长句
几重墨守岂难攻,叹息儒珍亦易穷。轇轕八纮骚远迩(四库本作吟远别),凄凉一代赋幽通。喜君再戴长安日,顾我频惊沙朔风。莫恨官曹太清冷,宫花时醉上林中。
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 其二
念昔为寮契,周旋一纪余。佐时君望重,谋国我才疏。雾露常蒙润,阳秋每借嘘。忽焉伤殄瘁,陨泪满襟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