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孺人钱氏挽词
家世戟如林,来嫔蔼德音。功容俱可度,疾疹遽相侵。已矣空蘋涧,谁欤助藁砧。佳儿随玉折,尤切悼亡心。
陈秘撰挽词(举善) 其一
陈氏多名德,兹来慕典刑。宫端惊宿草(自注:邦彦),冷撰又泉扃。自古有遗直,祇今谁独醒。苍苍何可问,耆旧日彫零。
十月十七日夜
蛰虫坯户六经旬,掣电惊雷若莫春。震起昆虫千百亿,不知何处更容身。
吴少由惠诗百篇久未及谢又以委贶勉次来韵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炉鞴,铸人端如金在镕。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奏篇六论初流传,四海一日俱承风。其间杰出六君子,香薰班马尤为浓。涪翁又分江西派,作图序次由本中。哦诗作文各务实,荐鹗不愧北海融。坐令文物掩前代,主盟岂非诸老功。固知文气僵湜籍,亦许诗律沾徐洪。宛丘诸黄接前辈,宜有此甥风味同。蚤尝决胜翰墨场,笔端豪健谁争工。新篇句句多洒落,妙画字字真玲珑。惜哉生晚百余载,欧苏之门欠登龙。尚兹踸踔未阔步,吞舟之鱼沟岂容。我方投老与世隔,映窗爱景方朣胧。十年屏居可罗爵,何人来顾一秃翁。俨然衣冠见吾子,文书衔袖名自通。向来两卷余百篇,讽味抵今未能穷。更携大篇如拱璧,刻画无盐贲孤踪。人言霜蹄骋夷路,我今秋隼凌三峰。爱余过厚拟前良,此事如何著得侬。老我不入杞梓林,峄阳深隐如孤桐。平生习气扫欲尽,只有愧处著力攻。子归求之有余师,惟知叹息锦绣胸。时时杖屦许来往,庶可岁寒相始终。
陈文懿公挽词 其四
宅相惟公久,伊余忝后尘。十年追桂籍,两禁踵词臣。接武参吾舅,承颜奉老亲。幸成三学士,何意失斯人。
题林氏香严庵
缓步寻佳处,林深路欲迷。偃松披数亩,立竹漱三溪。瀹茗凭山槛,呼灯照石梯。轻舆空翠湿,投暝喜幽栖。
浏览全部 1245 首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九十三
妙喜黑竹篦,有背还有触。儿孙用得亲,通身是眼目。正令全提转辘辘,花簇簇,锦簇簇。直教佛祖亦头低,宇宙空来更有谁。
颂古九首 其七
灵云亲说悟桃花,端的无疑眼里沙。纵使玄沙言未彻,相逢且吃赵州茶。
有赠
莫道情缘系夙因,絮飞风底自飘茵。惊回晓梦蛾空损,望断云天恨又新。对月有谁怜瘦影,扫花无计惜余春。老犹低首吞孤愤,隐到难言泪满巾。
悼八婶孺人 其二
最幸平时省拜频,雍容常欲面生春。鬓华虽觉年弥老,齿宿其如语自新。两剑共埋知有日,一杯持奠阻无因。泫然空落风前泪,终愧西山执绋人。
拟寒山寺 其一一六
更有一般僧,因果殊不顾。心里似屠沽,口中呵佛祖。心口不相应,佛祖岂容侮。投子与赵州,肯踏名利路。
游下竺御园
山气晓常雨,晚晴溪见沙。荒园闲柳色,斜日淡梨花。访隐行过洞,思亲梦到家。十年此来往,今度鬓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