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赠别卢甥申之归吴门
千里何妨命驾来,晤言未厌已西驰。子休重赋琼瑰赠,我亦懒歌亲戚离。好向清江论乐府,更从叶子说新诗。乐閒引纸五十尺,为篆离骚继李斯。
蒋慈溪挽词(鹗) 其一
伊昔丹丘去,相逢意气倾。楼前巾子秀,山下育泉清。敬梓情逾厚,交梨论益明。凄凉千古意,潮落又潮生。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 止室
流行坎止事无多,举世营营自网罗。珍重主人真止矣,直如古井更无波。
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挥锄去沙若有物,微见铜像伤其颠。须臾众睹全体见,端严相好巧且坚。迎归供养备精洁,我家旧物犹青毡。铢衣飘摇俱梵相,珠缨垂袅穿淮蠙。虽非丈六黄金身,他处像设无能先。不知何人妙陶冶,底用五色增华妍。自兹累叶永为宝,如以衣钵更相传。是时承平最盛际,正在景德咸平间。画工难貌天人妙,劫风不动神光圆。益知佛教来已远,遍满震旦尊金仙。慈悲无量应成祷,影响若与人周旋。耳则闻音目可观,此有妙理谁能诠。宝光燄燄拥身后,贝花叶叶俱成全。顶戴天冠工莫及,中有一佛立不偏。有孙是为乡先生,决科衣冠遂蝉联。大父持丧久庐墓,曾以此事形碑镌。起身月卿出为郡,殿上寤主以一言。易守乡邦凡五年,宠光赫奕当政宣。移至湖心值兵燬,精庐灰灭因亡焉。初闻诸父话遗迹,兴叹欲见无因缘。扬州伯父初赋归,慨念孝感如参骞。零丁募以十万钱,里巷响应庆愈绵。木工先为小台殿,居以古像□□旃。后人事之加笃敬,日袅香篆长蜿蜒。衰宗幸有此奇特,信知福利非唐捐。安得东归奉香火,晏坐终老甘三椽。
谢僧道全惠诗并菖蒲
楚楚芳荪诗样清,翠苗低护小峥嵘。一泓功借幽根润,六月能令凉意生。雁荡浑如梦边事,龙湫顿觉眼中明。閒窗坐对思无限,何日随君绕涧行。
书葛氏诗卷
未年六十蚤休官,海角投闲尽自安。一纪时容奉香火,七旬遂许挂衣冠。重来深愧妨贤路,此去终期保岁寒。三上封章归未得,葛家诗卷却羞看。
浏览全部 1245 首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 其一
指李仙源后,兴唐帝胄余。家传湖北句,人诵岭南书。知子唯宾客,扬名属起居。平生操史笔,遗事一欷歔。
赠前蔚州崔使君
战回脱剑绾铜鱼,塞雁迎风避隼旟。欲识前时为郡政,校成上下考新书。
送张学士知郢州
汉郎清晓赤墀趋,楚老西来望隼旟。侍史护衣薰蕙草,辘轳要剑从骊驹。阳春绕雪歌低扇,油幕连云水泛渠。千里脩门对涔浦,好寻遗玦吊三闾。
吴大夫挽词二首 其二
邂逅淮东别,逡巡二纪余。岂期还故里,止得望灵舆。直道钦遗誉,高门仰旧居。鄙情凭薤唱,聊以解欷歔。
濠梁感怀
天子昔封禅,吾叔从金舆。回首泰山下,出建双隼旟。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当时十五咏,萤照墨石书。
故太夫人章氏挽词二首 其一
洵美相门裔,有齐邦媛贤。藻蘋南涧下,萱竹北堂前。孝敬三从谨,哀荣五福全。松铭诸健笔,题作晋陵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