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木蕴之国博迁居 其二
名大人称屈,心閒我自余。言诗今子贡,作赋古玄虚。凤沼定平进,鸥盟殊未疏。潭潭府中去,只作寄斋居。
樊运使挽词(光远) 其三 其一
科目公余事,南宫第一人。七闽新使节,三署旧儒臣。倦拜方辞馈,哀良莫赎身。家声知有继,仙桂两枝春。
荆坑道中
古涧随山转,征人趁水行。悬崖当步险,空翠逼人清。石路无寻直,沙田不亩平。千岩得一二,亦足慰平生。
京仲远尚书为澹然子作二大字
浓墨新题付澹然,松坡为子老谈天。凭君推我行年看,何日归耕绵上田。
宁海刘君挽词
不识紫芝眉,空传有道碑。义方真可法,闇室肯容欺。未觉山川改,深明昼夜知。薤歌惭不称,冢子素能诗。
子成兄年八十六史子久八十二舅氏八十一会于适斋次韵二绝 其一
堂中三寿喜同时,黄发相逢齿更儿。参坐共谈宣政旧,风流不许后生知。
浏览全部 1245 首
刘握大夫挽词二首 其二
弃养临茗水,传声到武林。仁贤没何遽,老友恸尤深。珠玉藏前咏,风标起旧钦。灵舆不克送,薤唱寓空音。
盘谷八咏 鸡山晓色 其八 竹径书斋
良田遗子孙,勤俭躬耒耜。牙签积高架,进修饰行止。书窗竹径中,高举远朝市。皋比坐明师,几席罗弟子。清虚见真心,静默臻妙理。济济青衿翔,振振忠贤起。竹花缀嘉实,雏凤徵斯美。
奉和御制读后周书 其一
思道怀廉慎,童年类老成。郡豪尝詟服,边寇亦清平。临难输忠节,辞荣保令名。贤哉蹈仁义,举世可为程。
李信州挽诗 其二
家世既如此,为邦可谓贤。廉名前后少,俭德始终全。时喜政平矣,吏嫌民晏然。下车虽未久,遗爱玉溪边。
钱子高举贤良中科寄贺子飞
当世英雄彀,连年伯仲贤。友于声竞爽,敌万智无前。谠议天人际,驰辞日月边。会惊文得凤,真谓笔如椽。万乘亲前席,诸生敢比肩。晚成无近器,妙选悉青钱。济美高阳旧,传经韦氏专。公侯将必复,廊庙定谁先。步武青云接,官曹画省联。轶群看赤骥,洵直想朱弦。德赏今谁拟,才难古亦然。从容照棣萼,闻望已陶甄。夏屋方隆栋,云樯稳济川。那令得贤颂,祇贵汉王渊。
长城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