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王伯奋守筠阳
三槐名德萃清门,七叶为州赖有君。道院无忘山谷赋,郡斋当继颍滨文。君应膝上怜文度,我向东床忆右军。振起家声差易耳,便看奏最蹑青云。
登马鞍岭
轧轧轻舆上马鞍,半天岚翠逼人寒。从教宿霭迷清嶂,明日晴空取意看。
王大卿挽词(正己) 其二
麾节东南半,澄清冠一时。权舆周翰传,顶踵阜陵知。自谓二宜去,人称三不欺。卷怀终未尽,流庆称家儿。
北行雪中渡淮
风捲清淮夜不休,晓惊急雪遍郊丘。坐令和气三边满,便觉胡尘万里收。瑟瑟江头辉玉节,萧萧马上点貂裘。归来风物浑相似,二月杨花绕御沟。
杨武恭王挽词(存中) 其二
勇气真虓虎,仁心剧放麑。推锋多折馘,解缚屡招携。细柳门坚闭,长杨马不嘶。夜深星忽堕,何处问撑犁。
适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体相答
适斋一片心,它人难与比。少时发此念,乐施到莫齿。婚姻成者众,葬埋不知几。义气追古人,仁风动桑梓。利益及物物,方便形事事。先正有此言,源流固有自。外家有大池,清波照丛桂。来者不问谁,小大听盈器。及其旱将涸,一雨复清泚。我舅为欣然,作诗自言志。平生欲济人,往往多割己。向来俸可分,挂冠踰一纪。心勤力不逮,不得尽如意。安得有赀财,如此池中水。来求则应之,吾心斯足矣。长篇笔余力,亹亹遂满纸。病足正僵卧,三诵为之起。韵险不容次,愚言不能止。公曰汝答我,只用元白体。公心与天通,言合孟轲氏。菽粟如水火,此意岂不美。黄金土同价,但恐无此理。求水易足用,近止及邻里。上不过饮食,下亦止濯洗。求财则无厌,来不问远迩。应者力已竭,求者殊未已。有如一富翁,独处百家市。始焉逐什一,贫富本相济。余波被四邻,人情皆可喜。久之责望重,争讼随谤毁。不言理曲直,但谓富者鄙。尧舜有至仁,犹病在博施。所以汉刘德,其言有深旨。富者民之怨,百万辄散弃。贫富各有分,取予尤不易。生长在舅侧,义事熟于耳。颇亦知为人,缓急力不计。舅言出于仁,甥言裁以义。二者若不同,同归于一揆。爱苟无差等,兼爱几墨子。岂惟道非中,安有力及此。仁民与爱物,要自亲亲始。
浏览全部 1245 首
秦国夫人挽辞二首 其一
母仪兼妇德,训子复宜家。旧宅邻三徙,新恩副六珈。累茵荣养久,八秩享年遐。宗族称贤行,诜诜福未涯。
挽饶伯余室氏曾夫人 其二
始托得其地,中伤乖所天。心犹持七戒,教不废三迁。大本中孚卦,繁文内则篇。区区彤史笔,未足远其传。
秋夜
老病睡眠少,如斯秋夜何。长庚未配月,织女已斜河。莎径虫吟苦,柴门叶落多。谁知穷宁戚,不作饭牛歌。
病中郭尉见访
偶成三日寒兼热,知是多闻力未全。却问药王求妙剂,惭非摩诘已虚圆。劳公强说修行渐,顾我方为病垢缠。应是床头有新酒,欲邀佳客故留连。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其一
四德仪邦族,三迁奠里门。姑宁忧疾痛,子自乐平反。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那知秋暑退,无复御轻轩。
题慈节卷为萧给事(璿) 赋
内则读遗篇,持循自昔年。从夫念一醮,教子学三迁。络纬秋灯馆,钗钿晓爨烟。平生慈与节,太史费摩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