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袁通判挽词(章) 其二
盛德不容赞,多言可柰何。大圭元不琢,古井竟无波。前辈苦凋谢,后生谁琢磨。同庚适斋老,托体共山阿。
次南真宫龚道士壁间韵
幽舍足留客,疏篁不用林。相过几樽酒,清坐一瑶琴。野鹤伴仙隐,閒云寄此心。黄冠如有许,来者为低簪。
送朱叔止守南剑 其二
槜李曾蜚剸剧声,贰车仍赞虎头城。朱轓小试承流手,要继桐乡循吏名。
祝通判挽词(锷) 其一
坦坦曾无我,休休蚤见几。虚舟宁忤物,抱瓮自忘机。老去心逾壮,归来事已非。赏延推不及,有子尚家肥。
刘德修右史去国示所和从父东溪及杨子直诗走笔次韵 其三 其二
东溪诗似老弥明,倾盖论诗绝点尘。笔墨为供无尽藏,江湖乞得自由身。出门远送成惆怅,无计相留更主臣。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
送赵清臣宰姚江 其三
长江东去跨虹桥,千丈横堤捍海潮。更向烛溪图永利,坐令百里沸歌谣。
浏览全部 1245 首
亲家张舍人挽词 其二
忆曾伯仲共论文,迭和埙篪自不群。尚以竹林怜小阮,肯令新妇配参军。登楼无计追王粲,载酒空烦过子云。幸有诸郎传素业,勉旃犹足振前闻。
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
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篪。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
挽五兄知府二首 其二
三吴意气各翩翩,尚忆俱游太学年。伯氏久惊归厚夜,吾兄远复掩新阡。自怜门户今衰矣,回想音容祇泫然。犹幸诸儿浑竞爽,他时当不负家传。
送姜彦英还钱塘二首 其一
浮云敛沉晦,白日扬光晖。条风扇首岁,念子行将归。山水淡余霭,草木含清晖。谁谓道路远,去矣趋庭闱。伯氏既吹埙,仲氏和以篪。譬彼棠棣花,枝叶相因依。愿言崇孝友,百岁恒不违。安得黄鹤羽,及尔俱南飞。
戏答胡汝能
我生苦中狭,与世枘凿乖。平生素心人,耿耿不满怀。汝能伯始后,游世如婴孩。相逢握手语,便作埙篪谐。时时笑谓我,如子患未涯。执古以规今,求合诚难哉。涉世幸未远,子车尚可回。我介足怨忌,君通绝嫌猜。不见山巨源,雍容居鼎台。不见嵇中散,绝交自可哀。贤愚心自了,短韵共一咍。
题宋谦父诗卷
佳山祠畔结茅茨,犹记吹埙更和篪。苏氏旧称小坡赋,秦家晚重少章诗。交游一老今华发,畴昔诸昆最白眉。子不可来吾欲去,壁间尘榻拂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