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朱南剑挽词 其三
棋战久不对,诗盟亦寖寒。方期会真率,乃尔变悲欢。岁晚本无憾,情深那忍看。佳城何处是,东望涕汍澜。
书葛氏诗卷
未年六十蚤休官,海角投闲尽自安。一纪时容奉香火,七旬遂许挂衣冠。重来深愧妨贤路,此去终期保岁寒。三上封章归未得,葛家诗卷却羞看。
题范宽秋山小景
山高最难图,意足不待大。尺楮眇千里,长江浸横翠。画家杂云烟,惝恍徒意会。苟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对。此画格律严,兴寄独超迈。洗眼映窗明,妙处乃不昧。流泉见原委,著屋分向背。推车度危桥,指路向关隘。轻舟最渺茫,浦屿如有待。山棱瘦露骨,汀洲横若带。木叶黄欲脱,秋容俨然在。霜余无片云,历历数沙界。搜寻目力疲,欲赋无可柰。近山才四寸,万象纷纳芥。欲识无穷意,耸翠更天外。
吴待制挽词(博古) 其三
东甬与宾兴,文闱赖主盟。菲葑无下体,衣钵有门生。剑佩今何处,樽罍空复情。自惭无报所,老泪为君倾。
夜坐
晚凉徐步出柴扃,万变浮云在窈冥。浓似铁山擎缺月,薄于春絮透疏星。正欣夜久沉天籁,尤喜空明郁帝青。雨气未平龙欲动,电光前后射中庭。
刘望之国录惠示文卷次韵为谢
吾闻三峡江,湍流下无底。吾闻岷峨山,耸秀且千里。坤维气淑灵,所产多名士。高文既铿然,特立亦卓尔。久慕黄中刘,近有贡公喜。亟从蜀士问,人物定谁比。少年负奇节,论事如翻水。万里见张胡,义激非气使。贤关遂为寮,八尺见英伟。诸君皆敛避,相与推德齿。惠我舂容篇,句法参子美。再诵平生言,作者真近似。战国信徒劳,秦贪不知止。汉唐取与守,反覆皆造理。藩镇论加详,河朔纷鼎峙。词源既渊深,浩博渺无涘。从今使诸生,教育均蒙被。论议归正平,辞章扫浮靡。古人去已远,时毋分彼此。君其挽之回,续弦须凤髓。
浏览全部 1245 首
姑溪书报录近作因寄宣毫越简
五云书札何时得,古锦诗囊久未倾。急遣能言管城子,仍烦解事楮先生。饱霜穴兔秋方健,照雪溪藤捣更精。南雁去时人尚远,双鱼欲到眼先明。
和陶诗 杂诗十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杂诗十二首 其十二(明·李贤(原德))
会稽褚先生,中山管城子。兼有陈玄辈,相亲复相倚。各能尽所长,助我精文理。
咏案头四俊 凤尾笔
近来觅得管城子,修竹枝头彩影高。气挟风云驱阵势,光摇文彩动旌旄。诗成览德三书俊,梦入生花五色豪。圣代祇今皆有象,晴窗处处凤凰毛。
送叶亦愚
向在诸生列,孤危斥老奸。今逢太平日,咫尺拜天颜。尽已都俞际,无心用舍间。钱塘八九月,秋色满吴山。
谢寄端砚四首 其四
管城子挟秋霜气,绛县人含松壑风。不是端溪石居士,分甘弃置一生中。
刘晦叔许洮河绿石砚
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