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释】: 白居易的故乡下邽滨临渭水,姜太公钓鱼的古老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白居易早年便爱钓鱼,并写过很好的钓鱼诗,如《渭上偶钓》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垂钓》则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渭上偶钓》所表现的闲适情怀迥异。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紧接着便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十年初”指宪宗元和十年(815)初。这一年,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白居易首先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却被腐败官僚集团所恶,终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治所浔阳(今江西九江),诗中“临水”之“水”和“江叟”之“江”均指浔阳江,即长江在九江市的一段。江州之贬在诗人心灵所造成的阴影时刻折磨着他,即使临水垂钓时也挥之不去。“忽思”一语正这种心理状态的真切表现。 白居易的人生道路和诗歌创作道路,以江州之贬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志在兼济”时期,后期为“独善其身”时期。此诗颔联“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是诗人对前期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情景的追溯,也是对贬谪所受精神创伤的反衬。“甲乙第”指科举考试录取时所评定的等第,第一等为甲第,次等为乙等,应考中式称为“登第”。白居易于德宗贞元十六年(799)中进士,贞元十八年应拔萃科考试入甲等,宪宗元和元年(806)又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入第四等,故自称“三登甲乙第”,“承明庐”原为汉代承明殿旁屋,侍官值宿所居之屋为庐,后因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白居易登进士第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初授翰林学士、任左拾遗,故自称“一入承明庐”。那时,他既利用诗歌“补察时政”、“导泄人情”,往往使权贵们闻声变色。这自然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惜好景不长,逝者如流,这种回忆也带有浓浓的苦涩味了。 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颈联中的“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意即圆满与空虚。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可以看出,白居易头脑中的儒家入世思想逐渐让位于释、道出世思想。全诗以“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作结,轻快潇洒中隐含着深沉的苦闷,自我排遣中透露也几分达观。大诗人果真要陶醉于“卧房阶下插渔竿”(家园三绝)的渔隐境界了。 --李旦初 http://gentwu.diy.163.com/doc/shi/cd.htm
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
紫袍朝士白髯翁,与俗乖疏与道通。官秩三回分洛下,交游一半在僧中。臭帤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斋后将何充供养,西轩泉石北窗风。
哭师皋
南康丹旐引魂回,洛阳篮舁送葬来。北邙原边尹村畔,月苦烟愁夜过半。妻孥兄弟号一声,十二人肠一时断。往者何人送者谁,乐天哭别师皋时。平生分义向人尽,今日哀冤唯我知。我知何益徒垂泪,篮舆回竿马回辔。何日重闻扫市歌,谁家收得琵琶伎。萧萧风树白杨影,苍苍露草青蒿气。更就坟前哭一声,与君此别终天地。
杂曲歌辞 急乐世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池上送考功崔郎中兼别房窦二妓
文昌列宿征还日,洛浦行云放散时。 鹓鹭上天花逐水,无因再会白家池。
阿崔
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
闺妇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浏览全部 3207 首
清平乐 其一 宫怨
珠帘寂寂。愁背银缸泣。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第一。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
西江第一楼诗(有序) 其八
缥缈江楼十二阑,常无溽暑有清寒。閒来独伴水云坐,长啸一声天地宽。庐岳烟开明返照,宫亭风静息狂澜。非才却系苍生望,且莫留连尽日欢。
除日始雪遄霁
去年冬孟朔朝雪,今岁腊三十日来。酿久直疑包地尽,飞狂忽作舞风回。盈虚有数天已定,气候不齐人得猜。流转春光又明发,一樽且送息如雷。
东宁初夏得叔达书自都下来言去秋与乡荐寻闻下第想就试上庠赋诗寄之
天涯无伴只思渠,知在杭州有故庐。闽岭秋空翔一鹗,融江夏日煮双鱼。合看髫龁登科去,却有髭须落第初。大学好还元祐体,松峬莫便赋归欤。
南湖有怀遂初尤公侍郎寄赠七言
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明心坐断三千佛,谒帝行归十二楼。临水忆君谁复信,乱烟凄暮白芦洲。
次王安行韵
杖策来寻隐者居,闭门重著绝交书。入城无事不骑马,临水有时看钓鱼。未羡渊明开菊径,拟从诸葛住茅庐。清时羽翼知多少,肯散黄金学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