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同赏梨花
寒食西蓝赏素英,白毫光里乱云腾。庄严金地三千界,颜色瑶台十二层。后土琼花渐我寡,唐昌玉蕊岂吾朋。雪香预约为亭号,修创终逢好事僧。
司徒侍中杜公挽辞三首 其三
哲人何永逝,天理此难忱。子谨新遗札,家无旧赐金。可传清白业,未足太平心。讣至悲尤动,忘年顾遇深。
示直彦
人惟万物灵,各肖天地貌。中人无贤愚,在禀父师教。禀则道业成,奋跃出泥淖。不禀坠素风,隐身于不孝。汝父最汝怜,五岁入学校。文采冀日彰,谓如隐雾豹。不见汝成人,赍恨掩泉窖。汝兮胡不思,先矩勉而效。奈何一夕眠,乃至巳午觉。开口受饮食,摩腹混笑闹。四体遂吾懒,万事绝挂挠。习焉而忘返,纨绮事不较。高秋八月凉,蚊蟆罢蒙罩。燃膏继昼景,著撰勤节抄。诏举有前期,富贵孰不乐。忍捐卿相科,甘坐阅醯酵。
得太清小桧植馆中
仙桧移来近紫坛,亭亭将见起亭端。纤枝未觉来风韵,劲节先知度岁寒。得地最宜儒馆种,结根须作栋材看。愿将轩竹陪苍翠,带雪闻樽助雅欢。
狎鸥亭同赏芍药
家园经赏复官园,芍药多名两共妍。醉白堂前淮海艳,狎鸥亭下凤麟天。楼妆瑞玉千层密,冠缕真金半尺圆。不斗诗豪开酒户,是将倾国欲轻捐。
初秋塘上
池塘凉意早,秋色动边关。酷暑不终暴,清风来自闲。畏螳蝉屡起,辞幕燕将还。尽日当轩卧,看云归故山。
浏览全部 740 首
自规
立志当如塞决河,犀编铁砚未为过。文难称意古所恨,学不尽才今亦多。四海交朋常隔阔,一生光景易蹉跎。耄年尚欲鞭吾后,太息无人为诋诃。
黄岩有水出天台下流入海湍悍能败舟土人呼为恶溪艾斋陈君募乡人筑长堤截而回之民用无患是岁与施彦器宪副访予云间赋此为赠
愚公移山骨成丘,精卫塞海徒怀忧。岂知天台万壑里,一夜绝险成安流。筑堤回波谁始谋,艾斋老人今白头。老人头白何所求,名与此水俱千秋。
汴河曲
朝漕百舟金,暮漕百舟粟。一岁漕几舟,京师犹不足。此河百余年,此舟日往复。自从有河来,宜积万千屋。如何尚虚乏,仅若填空谷。岁或数未登,飞传日逼促。嗷嗷众兵食,已忧不相属。东南虽奠安,亦宜少储蓄。奈何尽取之,曾不留斗斛。秦汉都关中,厥田号衍沃。二渠如肥膏,凶年亦生谷。公私富囷仓,何必收珠玉。因以转实边,边兵皆饱腹。不闻漕汴渠,尾尾舟衔轴。关中地故存,存渠失淘斸。或能寻旧源,鸠工凿其陆。少缓东南民,俾之具饘粥。兹岂少利哉,可为天下福。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
去年送君使河东,今年送君使河北。连年东北少安居,慷慨怜君色自得。河流西决不入土,千里汗漫败原隰。壮夫奔亡老稚死,粟麦无苗安取食。君忧臣辱自古然,自说过门三不入。忠诚一发鬼神辅,心念既通谋计集。堤防旋立村落定,波浪欲收蛟蜃泣。二年归国未为久,故旧相看发犹黑。成功岂在延世下,好勇真令腐儒服。此时为国颂河平,当使君名长不没。
依韵奉和司徒侍 中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其一
当时御水始通津,遂作河生记此辰。载籍不闻传故老,盛游相继到今人。金貂为政居从俗,画鹢连年出慰民。锦绣匝堤箫鼓沸,风光流动一城春。
寄吴拾遗
新竹将谁榷重轻,皎然评里见权衡。非无苦到难搜处,合有清垂不朽名。疏雨晚冲莲叶响,乱蝉凉抱桧梢鸣。野桥闲背残阳立,翻忆苏卿送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