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升庵诗话》:七平七仄诗句:“吐舌万里唾四海”,宋玉《大言赋》;“七变入臼米出甲”,《纬书》;“一月普见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佛书;“离袿飞髾垂纤罗”,《文选》:“梨花梅花参差开”,崔鲁;“有客有客字子美”,杜(甫)。
《唐诗评选》:韵度自愔,得初唐格外之旨。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通解只写得“又欲来”之三字,犹言还是去年一百五日欲来之前,决计求归,既而看看渐不得归,今则不料又是一百五日又欲来也。梨花梅花尽开者,赖是二花不会说话,不然,几乎被其大作谐笑。云此瘦马独吟之人,还在此处,直是更无旋面之地可以自活也(首四句下)。看他五六之“渐”字“欲”字,直于一日半日中间,细细分铢分两。此岂亦学观缘比丘,法眼刹那刹那,盖正是末句“愁肠九回”中所夹之“日”字也。七,又别写“画楼春暖清歌夜”者,使人不觉洒泪再看其前解之一“独”字也。
《唐三体诗评》:梨花最晚,梅花最早,倒用之,其言春去之疾也。
《初白庵诗评》:前半既用吴体,后半不称。
《唐诗成法》:一二景中有情。三四承情。五六景中亦有情。七八又写情,与三四不同,彼是自笑自哀,“清歌”是他人清歌,他人“肯信”也。一,六仄字,又多入声;二,七平字,又多无入之平声。能不碍音节,一气神行,不用斧凿故也。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有峭健之致。许印芳:首联古调,次联拗调。第二句七字皆平,而天然入妙,不觉音节之乖。七平句当以此种为式。
过南城县麻姑山 其三
差烟危碧半斜晖,何代仙人此羽飞。高袖镇长寒柏暗,古祠时复彩云归。红尘鞭马颜将换,碧落骖鸾意有违。声利系身家系念,今生辜负六铢衣。
过蛮溪渡
绿杨如发雨如烟,立马危桥独唤船。山口断云迷旧路,渡头芳草忆前年。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归去楚台还有计,钓船春雨日高眠。
华清宫三首 其一
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
残莲花 其一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宿寿安山阴馆闻泉
一支清急万山来,穿竹喧飞破石苔。梦在故乡临欲到,声闻孤枕却惊回。多愁鬓发余甘老,有限年光尔莫催。绿忆旧游相似处,月明山响子陵台。
句
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天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莲花》)。一番春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山鹊》)。云生柱础降龙地,露洗林峦放鹤天。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
浏览全部 39 首
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集句) 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 其七 海村麾使
自笑鄙夫多野兴,谩劳车马驻江干。双双瓦雀行书案,片片轻鸥下急湍。杏酪渐香邻舍粥,花枝欲动春风寒。且看欲尽花经眼,明月明年何处看。
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集句) 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 其四 南野上舍
客有可人期不来,蓬门今始为君开。不嫌野外无供给,且尽生前有限杯。草色全经细雨湿,榆烟将变旧炉灰。白沙翠竹江村路,到老相过得几回。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
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梨花半残意思少,客子渐老寻游非。戢戢车徒九门盛,寥寥烟火万家微。今朝甘自居穷巷,无恨墦间得醉归。
西施 其二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余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比过石壁访王元渤舍人欲观棋战闻同鱼轩出游独与戎琳二师对语久之明日元渤有诗见贻次韵奉酬
缓缓游春且莫催,而今挥麈短辕回。一百五日天气近,二十四番花信来。赌墅未容窥谢傅,即(四库本作印)心聊复探黄梅。归来索共梅花笑,老眼如何得暂开。
九日怨十章 其八
爱而不见心断绝,瘦马独吟真可哀。寄与风光共流转,菊花从此不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