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同陈虚中洪驹父登拟岘台观水涨
雨声何浪浪,溪流势汹汹。莽苍两涘间,不辨马牛风。翻疑坤轴裂,渺与天河通。林杪露寸碧,浊浪奔蛟龙。橹摇扁舟下,袖手閒篙工。疏烟媚晚霁,飞云带归鸿。境物复可写,妙手无僧崇。登兹百尺台,令人豁奇胸。樽开河南守,坐有西山洪。游目托远怀,平水念禹功。视河不治行,他日望两公。吾侪何所乐,白着卧船篷。
李成德复用前韵见贻亦次奉和
蔡家笔法擅今古,楷书尤夸荔支谱。后来谁笔最通神,要与渠伊为伴侣。只今书学贵瘦硬,弟子员阙谁可补。君持此几要投人,字画不工那得取。山人俗书如俗马,骨少肉多今不数。当君此赠恐不堪,大似无功飨盐虎。新诗继作苦难和,只赏君房妙言语。嗟予老矣亦懒书,留与儿曹写时雨。
次韵李成德谢人惠墨牛
君不见八百里夸王氏驳,常策家童瑩蹄角。绮襦纨裤竞奢豪,卧席不安愁祸作。何如传宝墨牛图,不饰青黄如素朴。向来奇画购千金,宜在兰台天椂阁。两牛方斗未雌雄,或奔而从或小却。其余三四亦殊绝,或如虎卧鹤俛啄。滕王蛱蝶东丹马,嘉陵山水青田鹤。如将优劣比人材,长文何必惭文若。人言爱画亦一癖,被野牛羊何用貌。是家持论果非耶,烦君试为评其略。
赠别董彦速四首 其一
人间底处异蘧庐,莫莫堂中岂定居。我尚滞留君去速,荒园三亩梦归欤。
余赋野香亭前木犀花二小诗盛称此花之妙而江迪彝赋梅花诗以反之往返唱和十数篇二花优劣未决故复长韵示之
君不见杜陵布衾冷如铁,朝来米尽炊烟绝。偶然乘兴江上行,无奈被花恼不彻。城南陋巷在江侯,读书蒲团生虮虱。吟成少陵七字诗,酷爱梅花似冰雪。竹友道人端可嗤,颔髭如棘手如龟。从来口业洗未尽,醉吐狂辞歌木犀。赏花自是少年事,出口未觉吾侪痴。我今束缚喙三尺,勿与世俗争妍媸。空花遍世不碍眼,淡如云水老禅师。
次董彦孚韵兼简之南
大门江南英,诗名重当时。儿时得其藁,同辈争诵之。不及拜诸门,常恨生苦迟。只今诸孙子,籍甚皆能诗。大篇每投我,孰非黄绢辞。我诗不成句,落笔为众嗤。如人食土炭,嗜好终不移。君何独赏味,与众真异驰。相望巷南北,不面令我思。歌声亦若哭,此意谁当知。阿大一门杰,相为尘外期。风流竹林会,应许仲容随。
浏览全部 295 首
秋日忆次张弟
秋风吹落叶,独客异乡心。生计怜吾拙,穷愁念汝深。面经三载隔,老惜二毛侵。飘泊南飞雁,何时返故林。
伤兄子解辞
植木惧伤枝,枝伤木易衰。念我犹子逝,主器当为谁。鞠育二十年,学植方在兹。一朝陨奇疾,负绝恩与私。汝母骨已朽,汝妹久流离。而父理埋葬,念尔衔深悲。汝有两从弟,季也方孩嬉。仲也别三载,客游应未知。先庐故荡析,旧书谁与持。伤哉珠树林,失此乔特姿。春风倘重至,见汝当何时。
临江仙 其一
滚滚水包门户,阴阴云覆阶除。恼人天气做寒初。空村惟见鸟,秋雨欲生鱼。悴甚将兰作佩,狂还以酒浇书。系舟谁更问吾卢。茂陵多病后,中散旧交疏。
因会薛船官寄子高
昔忝卢郎旧,因寻薛子舒。浅交初未惬,重见极相于。嗜好三人共,参商十载余。长安灯月酒,吾与汝怜渠。
重阳后五日再和叔愚
不对黄花酒,还添白苧衣。沼鳞空细咏,林翼奋高飞。气概今谁是,才华昔已非。最怜多病后,衣带褪重围。
对镜
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去作忙官应太老,退为闲叟未全迟。静中得味何须道,稳处安身更莫疑。若使至今黄绮在,闻吾此语亦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