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前利路运判冲佑李君(嗣文) 挽诗 其一
笃谨宁违俗,清淳不近名。几多岐上泣,独自吉中行。岁晚露沾草,山空霜满荆。南溪后月夜,的的为谁明。
约书院诸友过石洞津检校堤役
天阔山头头,江空石齿齿。清霜肃宇宙,物物露根柢。是开明年春,万汇从此始。人事胡不然,临流方识水。断岸百尺悬,赤子命如寄。示人亦真切,犹作秦越视。我忧不能释,人谓我俗吏。吏安能俗人,亦人自俗尔。神天及游衍,忠信在参倚。是间炯然存,精粗莫非事。况逢道义友,眷眷不余弃。至理互相发,俗氛安能滓。夜寒人欲归,渔火飐清泚。照我方寸心,悠悠发长喟。
鲁提干(献子) 以诗惠分茶椀用韵为谢
秃尽春窗千兔毫,形容不尽意陶陶。可人两椀春风焙,涤我三升玉色醪。铜叶分花春意闹,银瓶发乳雨声高。试呼陶妓平章看,正恐红绡未足褒。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 其二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閤明窗夹主廊。外省诸司西侧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李参政(壁) 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 其四
入眼风光似世情,金裳玉质转分明。额黄十二谁分似,疑是仙人成智琼。
次韵李参政(壁) 上刘舍人阁学(光祖)
滔滔陆海与潘江,得似韩渠受籍泷。天下美官容易得,世间清论苦难降。龙随凡介便俦伍,鹤耸孤云谁等双。一马二童吾计决,山中花竹总麾幢。
浏览全部 1094 首
孙节妇诗
节母程,嫔于孙,阅六载,琴瑟敦。夫夭亡,妾无子,死从夫,生何恃。堕楼不死神扶持,投缳复被旁人知。舅姑来,向妇泣,两叔未娶亲发白,汝夫不幸归黄泉,汝宜代夫尽子职。舅姑言终妇泪流,妇敢先死贻亲忧。良人地下姑少待,此身暂为双亲留。下抚两叔,上持舅姑。数年月照罗帏孤,夫已墓木拱,妾亦泪眼枯。嗟哉!两叔相继殁,舅姑心摧妇泣血。所遭竟如此,天心讵可测。鬻我嫁时钗,开我镂金箱,为翁置妾延烝尝。叔生未几翁姑亡,孤嫠吊影增凄凉。族中鬼{巾惑}凭陵久,茕茕衰门妾独守。叔长娶妇妇举男,妾抱字之夫有后。画荻丸熊心力瘁,儿年十八游伴水。儿游泮水母心喜,可见舅姑夫子矣。六十八年完节身,生固非生死非死。呜呼,立孤难,死节易,婴与杵,当年事。处易不得乃处难,请看桐乡节母茹荼志,巾帼须眉固无异。
蜀路石妇
道旁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焭。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似见舅姑礼,如闻环佩声。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蜀路石妇
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 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似见舅姑礼,如闻环珮声。 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句
虞妃从梧野,启母祔稽山(显仁皇后挽诗)。
尹母行
云间尹母年十七,嫁夫三年夫病卒。舅姑在堂儿在褓,自分茕茕守空室。家贫何以为生理,纫缝得钱奉甘旨。门外春风自往来,寒心一寸如灰死。东家议姻张绮筵,西邻通媒续断弦。有山可移志不改,冰霜凛凛心逾坚。孤儿今年三十五,教养成人应门户。舅姑百岁俱寿臧,华榜旌书照乡土。九峰三泖清且奇,柏舟泛泛淞之湄。吾乡风俗有如此,终古不愧尹母诗。
王秘监令人挽诗
颇忆朝除禫,俄惊夜彻帷。自堪从子住,何用与夫归。起隧新藤茁,重舆宿菵排。通家只今尽,老泪逐风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