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鉴赏辞典》:这是一首吟咏鸂鶒的七言古诗。
鸂鶒,音“西翅”,也可读成“欺翅”,是一种长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的水鸟,经常雌雄相随,喜欢共宿,也爱同飞并游。它的好看的毛色给人以美感,它的成双作对活动的习性,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这诗兼有音乐与图画之美。一、二句好比是一支轻清悠扬的乐曲,三、四句好比是一幅明朗净洁的图画。
“相呼”二字是前两句之根。正是相呼之声吸引了诗人的视听,寻声望去,见到水边沙窝上正有一对鸂鶒在鸣叫。次句即从“相呼”二字中生发。日暮时分彼此呼叫,原来是要相约飞去。随着呼叫声,双双在水波上展开了翅膀,在身后留下一串玉磬般的动听音响。“双声”同时带出双飞的形象。
三、四句所写的视觉形象,即从“双声”过渡而来。发出玉磬般音响的这一对鸟儿飞过水面,便进入了广阔的视野之中。这时云霞明丽,夕照中的水流显得分外平静,在水天光色中,双飞的“锦衣”渐去渐远,转眼消失,再加注视,见到的是一片碧绿的青山。这两句虽然纯用画笔,但也不防想象在画外还响着那哀玉般的鸣叫声,只是随着展翅远去,鸣声也愈来愈轻。诗人以“哀玉”写鸂鶒之声,又以明霞、静川作背景映衬鸂鶒之形,流露了诗人对鸂鶒的喜爱之情。鸂鶒在空中飞去以至于消失,必然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然而诗人却用“一时”来极言其短,恨其逝去之速。在“飞灭”之后,仍然目不转晴,直到飞灭处显现出了“青山绿”,这是一个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全诗着墨不多,却能得其神韵。
(陈志明)
春寒
拨火垂帘夕,将暄向冷天。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春光看已半,明日又藏烟。
送萧绾之桂林
兰香佩兰人,弄兰(一作三弄)兰江春。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一朝南溟飞,彩翮不可亲。苍梧云水晚,离思空凝颦。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流光销道路,以此生嗟辛。万里阔分袂,相思杳难申。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昼寐(一作寝)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临水蔷薇
堪爱复堪伤,无情不久长。浪摇千脸笑,风舞一丛芳。似濯文君锦,如窥汉女妆。所思云雨外,何处寄馨香。
哭小女痴(一作凝) 儿
平生未省梦熊罴,稚女如花坠晓枝。条蔓纵横输葛藟,子孙蕃育羡螽斯。方同王衍钟情切,犹念商瞿有庆迟。负尔五年恩爱泪,眼中惟有涸泉知。
送房处士闲游
采(一作主)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刀圭藏妙用,岩洞契冥搜。花月三江水,琴尊一叶舟。羡君随野鹤,长揖稻粱愁。
浏览全部 260 首
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
阳精天际灭,暮色望中生。岚气侵衣薄,山风堕叶轻。林空霜月迥,沙白夜江明。云里相呼雁,翩翩尚远征。
应天长
紫骝却照春波绿,波上荡舟人似玉。似相知,羞相逐。一晌低头犹送目。鬓云欹,眉黛蹙。应恨这番匆促。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凭玉宅海,端扆御天。止流飞壑,静震腾川。凝神贯极,摛道漏泉。西裘委衽,南风在弦。暮芝始绿,年桂初丹。上林叶下,沧池水寒。霜沾玉树,雁动轻澜。停跸玉陛,徙卫璇墀。雕箱凤彩,羽盖鸾姿。虹旌迢递,翠华葳蕤。礼弘灞汭,义高洛湄。
山行 其一
曲波岸岸浮清屿,绿树村村间野花。一望川原春冉冉,断霞残照落栖鸦。
盘山水歌
近山沙碛无平流,入山泉石如清秋。缘溪被谷迷万绿,但闻琤琤历乱戛哀玉。山家无事长闭门,静中不厌风雷喧。凭高延瞩三百里,沧溟潏荡观止矣。
壬戌人日南溪暮景三首 其三
翡翠惊飞不作行,沙鸥乱下自成双。一天霞绮沉波底,便是西川濯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