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临汉隐居诗话》:贾岛云:“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其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不知此二句有何难道,至于“三年”始成,而“一吟”泪下也?
《瀛奎律髓》:五六绝唱。
《四溟诗话》:逊轩子曰;凡作诗,贵识锋犯,而最忌偏执;偏执不唯有焦劳之想,且失诗人优柔之旨。如贾岛“独行潭底影”,其词意闲雅,必偶然得之而难以句匹,当入五言古体,或入仄韵绝句,方见作手。而岛积思三年,局于声律,卒以“数息树边身”为对,不知反为前句之累。其所为“二句三年得,吟成双泪流”,虽曰自惜,实自许也。不识锋犯,偏执不回,至于如此!
《蠖斋诗话》:贾阆仙尝得句云:“独行潭底影”,苦难属对;久之,联以“数息树边身”。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后续成一律,送无可上人……余谓此语宜是山行野望,心目间偶得之,不作送人诗当更胜。诵老杜“力稀经树歌,老困拨书眠”,气象全别矣。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腹联奇句。冯班:长江用思极苦,然出语自远。纪昀:第四句太费解。又云:五六句盖生平得意之语,初读似率易,细玩之,果有幽致。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对法妙(“麈尾”二句下)。此等李洞诸人皆不能道,非不及其诗,不及其精于禅也。此为师生平得意语,须思其得意处安在(“独行”二句下)。
上邠宁邢司徒
箭头破帖浑无敌,杖底敲毬远有声。马走千蹄朝万乘,地分三郡拥双旌。春风欲尽山花发,晓角初吹客梦惊。不是邢公来镇此,长安西北未能行。
落第东归逢僧伯阳
相逢须语笑,人世别离频。晓至长侵月,思乡动隔春。 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迍。宇宙诗名小,山河客路新。 翠桐犹入爨,清镜未辞尘。逸足思奔骥,随群且退鳞。 宴乖红杏寺,愁在绿杨津。老病难为乐,开眉赖故人。
赠僧
乱山秋木穴,里有灵蛇藏。铁锡挂临海,石楼闻异香。出尘头未白,入定衲凝霜。莫话五湖事,令人心欲狂。
晚晴见终南诸峰
秦分积多峰,连巴势不穷。半旬藏雨里,此日到窗中。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故山思不见,碣石泬寥东。
寄顾非熊
知君归有处,山水亦难齐。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穴通茆岭下,潮满石头西。独立生遥思,秋原日渐低。
送人适越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迁客蓬蒿暮,游人道路长。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若有相思梦,殷勤载八行。
浏览全部 444 首
送太易上人赴东洛
遥见登山处,青芜雪后春。云深岳庙火,寺宿洛阳人。饵药将斋折,唯诗与道亲。凡经几回别,麈尾不离身。
寄准上人
昨闻归旧寺,暂别欲经年。樵客应同步,邻僧定伴禅。后峰秋有雪,远涧夜鸣泉。偶与支公论,人间自共传。
风蝉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送薛秀才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郤公即吾友,合(一作益)与尔相亲。
刘晨阮肇游天台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一作细云和雨动)无尘。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
送前鄠县李少府
近出圭峰下,还期又不赊。身闲多宿寺,官满未移家。罢钓临秋水,开尊对月华。自当蓬阁选,岂得卧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