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次韵昌甫
论交与谁语,忽厌来者众。山林恨不深,万事祗一鬨。秋风吹衣裳,憀慄薄寒中。幽忧诵离骚,此意千载共。世岂无升沉,人自有轻重。匪惟物所移,即以势之动。吁嗟奈若何,得句且吟讽。吾侪聚集地,绝倒颇闲纵。虽作三日留,尚觉归倥偬。长歌固云哀,恸哭未为痛。迁书并屈贾,班史传王贡。甚矣孔仲尼,不复周公梦。
杂题 其一
屋前巷北苦稚子,木斗煮熟撮数卖。腐儒食饱可奈何,寒夜拥炉亦可嘬。
宿广教寺
平生萧散喜登临,秋入溪山处处清。访古人传裴相国,寻诗我忆谢宣城。风回万木新霜净,云薄长空夕照明。更向僧窗閒徙倚,一樽谈笑为君倾。
昌甫诗来言九日是悼亡之日因答和及紫芝是日过城下 其四
黄落山川亦变衰,平生高李吹台诗。秋来季月溪南路,独往空歌宋玉悲。
柬周次公
风花烟草满春山,五载相望各掩关。奋迅词场君未艾,栖迟田里我长閒。升沉交旧今多少,中外亲知昔往还。随俗何如绝流俗,几回吟醉睡其间。
好仁斋夜雨与子似对床
湖上归来晚,空斋夜雨声。对床惊昨梦,隐几话平生。灯净书还读,香销句忽成。他年相望处,吾亦用吾情。
浏览全部 2827 首
同
涧泉吾所好,山舍寂无喧。春脉生云底,夜声来枕前。风休不动竹,月上未啼猿。石上鸣逾急,泠然清梦魂。
太平泉 其一
试从涧底觅根源,剔藓剜苔得旧泉。人事尽随流水去,几时复见太平年。
题陈山人居
犹自莓苔马迹重,石嵌泉冷懒移峰。空垂凤食檐前竹,漫拔龙形涧底松。隔岸青山秋见寺,半床明月夜闻钟。谁能惆怅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云锦溪棹歌五首 其二
才过浮石是蓝溪,溪上青山高复低。山中泉是溪中水,寻源直到华山西。
题苏希亮画
石梁渡山涧,上有秦人居。岁寒不种桃,汲泉灌佳蔬。
卖花声 为人题图
村落树阴阴。叶底鸣禽。人家隐见夕阳沈。两道虹梁溪上跨,秋在园林。诗客镇相寻。水复山深。豪怀犹未倦登临。可有樵风徐引去,卧听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