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二冯评阅才调集》:冯班云:长江体。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如此写早秋灵隐,真是早秋灵隐,绝非三时灵隐也;如此写灵隐早秋,真是灵隐早秋,绝非他处早秋也。虽曰托人寄题,实是游魂亲至。不然而欲单仗笔墨,固知决无此事也。欲写灵隐新秋,却先写峰前峰后,无寺不皆新秋,妙!妙!便从其余寺中独独推出灵隐,如二之绝顶见沃洲,果然真是他寺之所无有也。三四解之言所以绝顶见沃洲者,只为忽闻蟋蟀,不觉惊心;因而举头,木叶果脱。见沃洲者,木叶脱也;见叶脱者,惊蟋蟀也;惊蟋蟀者,惊早秋也。看他作诗刻苦,乃到如此田地(前四句下)。前解画出新秋灵隐,后解苦忆之也。言身卧床上,心挂山中,耿耿无眠,忽忽自语。此时是钟度江时也,此时是月照楼时也。五六二句,正全写七之“心忆”二宇也。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时值新秋,忽兴怀于旧游之地。故一出笔即曰“寺新秋”,而峰前峰后,画出灵隐在万山之中,前后皆峰也。次句是衬笔,“见沃洲”不必泥经秋木落,既曰绝顶高窗,则所见自远。中四句皆带秋意,皆是昔年所闻所见者如此,而今犹耿耿了然,如在耳目间也。悬帆未遂,此心何日忘之?山灵有知,尚其鉴我!
《唐诗笺注》:此首是遥忆天竺灵隐,因而寄题。
再投李益常侍
 
                    何处初投刺,当时赴尹京。淹留花柳变,然诺肺肠倾。避暑蝉移树,高眠(一作登高)雁过城。人家嵩岳色,公府洛河声。联句逢秋尽,尝茶见月生。新衣裁白苧,思从曲江行。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
 
                    四气相陶铸,中庸道岂销。夏云生此日,春色尽今朝。陋巷贫无闷,毗耶疾未调。已栽天末柏,合抱岂非遥。
                  
送殷侍御赴同州
 
                    冯翊蒲西郡,沙冈拥地形。中条全离岳,清渭半和泾。夜暮眠明月,秋深至洞庭。犹来交辟士(一作由来交臂者),事别偃林扃。
                  
赠温观主
 
                    一别罗浮竟未还,观深廊古院多关。君来几日行虚洞,仙去空坛在远山。胎息存思当黑处,井华悬绠取朝间。弊庐道室虽邻近,自乐冬阳炙背闲。
                  
上谷送客游江湖
 
                    莫叹迢遰分,何殊咫尺别。江楼到夜登,还见南台月。
                  
宿孤馆
 
                    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寒山晴后绿,秋月夜来孤。 橘树千株在,渔家一半无。自知风水静,舟系岸边芦。 
                  
              浏览全部 444 首
            
寄中峰长老
  
                    中峰峰顶寺,长忆旧游时。云暝鹤归急,山深月到迟。乱藤悬雨壁,坏帛挂风枝。终亦携瓶锡,相从支遁师。
                  
宿巾子山禅寺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四明洞天
  
                    四壁玲珑耸石楼,四窗云气拥仙游。半空星斗浮天井,一洞烟霞透沃洲。蜥蜴现时曾咒雨,猕猴啼处客悲秋。他年定作山中隐,肯向红尘白尽头。
                  
题古寺
  
                    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长天月影高窗过,疏树寒鸦半夜啼。池水竭来龙已去,老松枯处鹤犹栖。伤心可惜从前事,寥落朱廊堕粉泥。
                  
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山川重复出,心地闇相逢。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为报烟霞道,人间共不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