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声传已觉讴歌遍,身到前知政令宽。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
次韵王适州学新修水阁
黄钟巨挺两舂容,何幸幽居近学宫。坐对江山增浩气,力追齐鲁欲同风。颂诗闻道求何武,家法行看试左雄。欲伴少年游矍相,奔军惭愧恐词穷。
游庐山山阳七咏 开先瀑布 其六 三峡石桥
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滟滪前。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
张惕山人即昔所谓惠思师也余旧识之于京师忽来相访茫然不复省徐自言其故戏作二小诗赠之 其一
昔日高僧今白衣,人生变化定难知。故人相见不相识,空怪解吟无本诗。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登嵩山十首 其一
苍壁上参天,微径随流水。聱牙石齿乱,纷薄黄叶委。牵攀不得上,颠仆几将止。勉强终此行,更老知难至。
那吒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相似。佛如优昙难值遇,见者闻道出生死。嗟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
浏览全部 1850 首
张长舆刻虞山游稿命予附后语孙七政前序予遂不敢以诗答长舆
昔在虞山下,尝为孙楚轻。叱予当客面,羡汝有才名。岩瀑侵衣湿,湖波接眼明。新诗酬胜地,近喜得张平。
浣溪沙 《萍影词》付梓,感赋
夜雨孤灯秋思深,小词只为写胸襟,一编旧稿十年心。忧乐多关家国事,吟哦每作别离音。才疏愧负五弦琴。
陈粹中再约重阳之集既不果赴以诗寄之二首 其一
酒熟招期胜士开,锦溪词伯是仙才。衰颜野老无酬对,若有新诗却寄来。
和王定国二首 其一
三十年前愁送别,八千里外喜同归。自甘衰叟锄新圃,未许高才恋旧矶。
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 其一十二
得得清欢乐自然,不辞去国客程千。翻腾旧案因君玉,唱和新诗有景贤。每遇开樽邀素月,常因盥手掬寒泉。衰翁自揣何多幸,未死中间乐此玄。
题陆氏子终身之思卷 其二
抚卷令人重陆郎,思亲情共海波长。知君不是徒思者,手葺芸编几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