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奉同子瞻荔支叹
蜀中荔支止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稻糠宿火却霜霰,结子仅与黄金侔。近闻闽尹传种法,移种成都出巴峡。名园竞撷绛纱苞,蜜渍琼肤甘且滑。北游京洛堕红尘,箬笼白晒称最珍。思归不复为莼菜,欲及炎风朝露匀。平居著鞭苦不早,东坡南窜岭南道。海边百物非平生,独数山前荔支好。荔支色味巧留人,不管年来白发新。得归便拟寻乡路,枣栗园林不须顾。青枝丹实须十株,丁宁附书老农圃。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其二
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西行漫遣亲朋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 其二
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新封崇马鬣,余福荐浮图。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次远韵
万里谪南荒,三子从一幼。谬追春秋余,赖尔牛马走。忧病多所忘,问学非复旧。借书里诸生,疑事谁当叩。吾儿虽懒教,擢颖既冠后。求友卷中人,玩心竹间岫。时令检遗阙,相对忘昏昼。兄来试讴吟,句法渐翘秀。暂时鸿雁飞,迭发埙篪奏。更念宛丘子,颀然何时觏。
次韵毛君清居探菊
眼前黄叶畏秋霜,耳畔啼蛩怨夜长。佳节欣闻近萸菊,清商试为奏伊凉。疏狂久笑谋生拙,贫病应怜为口忙。今日共君拚一醉,从教人道亦高阳。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披榛入山山路细,钟声出寺门将闭。石苔冉冉上芒鞋,草露漙漙著衣袂。野人茅茨苫竹屋,终身局促无生计。天公未省长困人,春田米尽秋田继。老妻稚子亦自乐,野草山花还插髻。长笑人间醉未醒,终老辛勤漫欺世。
浏览全部 1850 首
戏赠东林圭老
我游庐阜南山北,师住二林东院西。试问远公求作佛,何如陶令醉如泥。苦邀名山同莲社,笑送幽人过虎溪。千载风流久寥落,更烦拈出与提撕。
喜桑氏两通判致政为题杏花书屋图
旧有读书处,杏花深雨中。人归发未白,春好树仍红。富贵浮生外,弟兄吾道同。门前千谢令,屋下两陶翁。
送崔闲归庐山四首 其三
论世得师友,陶公乃其人。清游入梦寐,庐山真夙因。迩来二十年,浪染衣上尘。陶公已去久,歘如空中云。庐山如高士,可望不可亲。坐想虎溪路,闻钟动微颦。永怀炉峰顶,飞烟发朝曛。羡子归故隐,兹焉毕其身。吾意久规往,当从君问津。
送玘上人
文章小技竟何须,富贵浮云付与渠。衲子平生一拄杖,从来不用护身符。
下仙看梅二首 其一
背人远住奚师坞,何意追寻特特来。更要明年此时节,溪翁相唤不相猜。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 寺以诗寄之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