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登嵩山十首 其六
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游钟山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钟山万松碧。杖藜试上宝公龛,众壑秋声起相袭。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大江直。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乔林无风声如雨,时见游僧石上息。行穷碧涧一庵岩,坐弄清泉八功德。归寻晚饭众山底,困卧定林依石壁。朝游不知涧谷远,莫归但觉穿双屐。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间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待山前粥。丈夫济时诚妄语,白首居山本良策。茹蔬饭糗何足道,纯灰洗心聊自涤。失身处世足愆尤,愧尔山僧少忧责。
过龟山
再涉长淮水,惊呼十四年。龟山老僧在,相见一茫然。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怜。驱驰定何获,少壮空已捐。掉头不见答,笑指岸下船。人生何足云,陵谷自变迁。当年此山下,莫测千仞渊。渊中械神物,自昔尧禹传。帆樯避石壁,风雨随香烟。尔来放冬汴,冷沙涨成田。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带牵。俯首见砂砾,群渔捕鲂鳣。父老但惊叹,此理未易原。何况七尺躯,不为物所旋。众形要同尽,独有无生全。百年争夺中,扰扰谁相贤。
次韵王临太博马上
冬晚霜露重,城遥鞍马劳。徒知事奔走,曾未补毫毛。水旱嗟嚬蹙,疮痍费抑搔。莫归何暇食,堆桉簿书高。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二首 其二
清池定谁至,鸂鶒自来驯。知我无伤意,怜渠解托身。桥阴栖息稳,岛外往来频。勿食游鱼子,从交长细鳞。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湖桥 其五 竹坞
空陂放修竹,肃肃复冥冥。莫除坞外笋,从使入园生。
浏览全部 1850 首
和程之才正辅感遇
天理贵自然,枉直各有病。人情随所得,是非本无定。此身寄轩冕,心与万物竞。低回就衔策,跳踼落机阱。巧求固为累,矫枉亦过正。持之有原本,出处一以静。所守以吾道,所安以吾命。不骤穷马力,不决暴虎性。富贵偶而已,勿使忧喜并。感遇难我知,无言为心听。
秋雨遣怀
抱病身独闲,起行日云晏。萧条空林中,靡靡秋雨遍。残叶踏饥禽,荒村吠寒犬。虚室静琴书,闲阶冷苔藓。欲愁生计疏,还嗟世情浅。自适在丘园,匪能薄轩冕。悠悠岁月深,闲情谁当遣。
次韵酬公夫二首 其一
野性孱疏寄浩然,不邀虚誉借人延。贱官牵率终非意,故国归休粗有田。平昔是非犹可计,后来去就孰为贤。西轩一梦无余事,不似南柯与世传。
次韵王幼安哭韩君表
公子虽轩冕,山林契夙心。坐禅新活计,脱屣旧冠簪。共笑谋生拙,知非涉世深。颂诗留纩息,妙意可销沈。
山中吟
疏拙本天性,束书归旧林。世人皆失笑,泉石自知心。山柿红犹涩,池鱼静亦沉。于中观物意,吾道乐弥深。
寄题杨宰清畏轩
古人贵慎独,举世知者希。末俗事夸耀,常患不我知。杨子有雅尚,传家守清规。折腰三十载,不辞州县卑。犹虑与众异,忧谗还畏讥。开轩揭华榜,却恐非其宜。要当且用晦,处静藏天机。昔贤忌独清,此语非吾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