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怀古

七言律诗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

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停车日晚荐蘋藻,风静寒塘花正开。

评析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弼列为前虚后实体。周珽曰:世称蕴灵善于怀古、与许用晦并驱。余观其《咸阳》、《邺都》等什,虽极伤感用情,而气调不免粗拙,短促处实成晚唐下乘。惟此篇与《炀帝行宫》差得凭吊之致,而声律不失为名手矣。“自来”二字妙,与“芳草自生宫殿处”同意。五六即景,以见王业不复存,吴事为可恨也。结纪游览之时,以致感怀之意。

《诗源辨体》:

刘七言如“干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青山空出禁城日,黄叶自飞宫树霜。御路几年香辇去,天津终日水声役”、“花开忽忆故山树,月上自登临水楼。浩浩晴原人独去,依依春草水分流”、“秋风汉水旅愁起,寒木楚山归思遥。独夜猿声和落叶,晴江月色带回潮”、“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等句,虽气格遒紧,而实出于矫,非若盛唐诸公以古为律者,出于才力之自然也。

《五朝诗善鸣集》:

蕴灵诗得力总在对处能变。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此落手七字最奇,意欲先写空原直空到尽情,便只荒荒一点芦获亦不存留,都付野烧尽烧作灰。夫而后翻手掉笔,焕然点出“吴王楼台”四字,使人读之,别自心眼闪烁,不复作通套沧桑语过目也。三四“人何在”、“潮自来”,此二句在讲家谓之有问无答法,言问者自是不得不问,而答者实是更无能答,妙绝,妙绝!

《唐诗鼓吹笺注》:

五六虽即景而言,已具无限伤今吊古之意。眼望寒塘日晚,风犹昔日之风,花犹昔日之花,而楼台终归无有,惟有“野烧空原”而已。

《唐三体诗评》:

五六说得旷远,方是极荒寒也。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一二非是倒句,从今日溯当年,吊古之体宜然也。三言骄主之声灵销亡已久,四言忠臣之精魂激烈犹初;盖“人何在”明指吴王,“潮自来”暗伏子胥也:作如是观,则题中“怀古”二字方不落空。五六换笔重写现景:五是见之远,六是听之高。七,蘋藻之荐,殆为何人?恐非伍大夫无足以当之者。八,寒塘之上适见花开,此不过是从闲处着想,淡中取致,所谓余情也。

《唐诗成法》:

刘沧怀古俱耐人读,虽不其切,而跳掷凄宛,较许浑之工切却胜十倍。可见诗之好处又不尽在工切也。

《一瓢诗话》:

《长洲怀古》用“清猿”,人议其背题,不知楚为吴破,正可借以形喻。

《瀛奎律髓汇评》:

何义门:首联倒出,有力。纪昀:如夫差等,皆无应祀之处,此直凑句耳。

《历代诗法》:

感叹盈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