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他诗皆先触景,后伤心;此诗独先伤心,后触景。只看他“因思人世”四字,便是不止经此龙门;再看他“几度经过”四字,便是亦不止经此一遍龙门,是为用笔与人独异也。三、四眼色分明,不顾楼殿之尽,水云之空,直是熟睹山色不移,石台依旧。因而通算其前后阅历,方且无穷无穷,实有一部十七史更写不尽者(首四句下)。五、六之“唯余”字,即“时有”字,“时有”字即“唯余”字也。而又必分作两句者,见为昔之所剩,则谓之“唯余”;见为新之所添,则谓之“时有”也。然又妙于芳草新,春露新,而反加“唯余”字,谓之昔之所剩;残花旧,晚风旧,而反加“时有”字,谓之新之所添。此中大有妙理,解人正未易也。末又直指柳滩濑响,暮鸟西东,大悟耳畔声销,空中迹灭,人世无穷,直须听之,不惟不必感,乃亦不必思也(末四句下)。
《唐诗鼓吹笺注》:看他劈头一起,曰“因思”,其不止经一龙门可知。次接曰“几度”,其不止一次经此龙门可知。三四实写“废”字……五六虚写“废”字。曰“惟余”,曰“时有”,初无两意,偏以早色之“芳草”、“春露”为“惟余”,以暮景之“残花”、“晚风”为“时有”:此中妙有微理。
留别崔浣秀才昆仲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代友人悼姬
罗帐香微冷锦裀,歌声永绝想梁尘。萧郎独宿落花夜,谢女不归明月春。青鸟罢传相寄字,碧江无复采莲人。满庭芳草坐成恨,迢遰蓬莱入梦频。
深愁喜友人至
不避驱羸道路长,青山同喜惜年光。灯前话旧阶草夜,月下醉吟溪树霜。落叶已经寒烧尽,衡门犹对古城荒。此身未遂归休计,一半生涯寄岳阳。
晚归山居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宿题金山寺
一点青山翠色危,云岩不掩与星期。海门烟树潮归后,江面山楼月照时。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萧疏水木清钟梵,颢气寒光动石池。
经古行宫
玉辇西归已至今,古原风景自沈沈。御沟流水长芳草,宫树落花空夕阴。胡蝶翅翻残露滴,子规声尽野烟深。路人不记当年事,台殿寂寥山影侵。
浏览全部 104 首
与可大水头闲望
暧入纱巾淡淡风,倚楼客思话无穷。前山倒影摇春水,野火飞烟入暮空。无数舟人相尔汝,一群沙鸟自西东。江流不碍钟声度,和雨收来八句中。
桂林八景 尧山冬雪 其五 訾洲烟雨
分合滩头见訾洲,訾洲烟雨水云秋。空濛细縠沙头籁,散乱跳珠波面浮。鸥鹭飞翔来上立,蛟龙腾跃此中浮。蓑衣箬笠垂杨外,时有渔人横钓舟。
送客归兰溪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暮随江鸟宿,寒共岭猿愁。众水喧严濑,群峰抱沈楼。因君几南望,曾向此中游。
桐庐舟行
自在眠沙鸟,参差上濑船。乱峰寒笛外,疏雨暮钟前。滩转疑无路,林深别有天。羊裘怀隐者,高节已千年。
镜湖夜泊有怀
广水遥堤利物功,因思太守惠无穷。自从版筑兴农隙,长与耕耘致岁丰。涨接星津流荡漾,宽浮云岫动虚空。想当战国开时有,范蠡扁舟祗此中。
邺都怀古
昔时霸业何萧索,古木唯多鸟雀声。芳草自生宫殿处,牧童谁识帝王城。残春杨柳长川迥,落日蒹葭远水平。一望青山便惆怅,西陵无主月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