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无锡道中赋水车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 其三
东南此去几时归,倦鸟孤云岂有期。断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诗。
华阴寄子由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里堠消磨不禁尽,速携家饷劳骖騑。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一
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青天无今古,谁知织乌飞。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次韵子由三首 东亭 其二 东楼
白发苍颜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绝麟。小醉易醒风力软,安眠无梦雨声新。长歌自誷真堪笑,底处人间是所欣。
次韵徐积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先须问子来。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海山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若说峨嵋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
浏览全部 3321 首
和陶诗 答庞参军(明·李贤(原德)) 其五(明·李贤(原德))
干将失雌,在匣常鸣。与子相别,潸然涕零。子之文章,步武西京。何以教我,毋惜丁宁。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一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二章)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三章)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四章)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五章)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一章)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二章)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三章)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四章)
兰陵王 送万里火葬,代内作
送卿去。卿去我归何处。重霄外,雨冷风凄,谁复须卿帝乡路。长烟浓—缕。魂气扶摇直赴。乱云过,莫阻仙途,转瞬长空净如故。卿去。最谁苦念庭犬丧家,梁燕无主,归来触物增凄楚。怜冀缺和泽,恩情难数。痴孙犹问卿何顾,倚户斜阳暮。卿去,尚还否,忆黄卷埋首,灯下衣补,匆匆卅载沧桑度。叹繁华麈世,留似朝露,而今零落,对子女,共泣诉。
送公为游淮南
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乃翁辛苦到白首,汝今勉强当青春。昔时管、鲍以君霸,此两士贾宁非贫。
被执归故里
苏卿仗汉节,十九岁华迁;管宁客辽东,亦阅十九年。还朝千古事,归国一身全。予独生不辰,家国两荒烟;飘零近廿载,仰止愧前贤!岂意避秦人,翻作楚囚怜!蒙头来故里,城郭尚依然;彷佛丁令威,魂归华表巅。有腼此面目,难为父老言;智者哀我辱,愚者笑我顽。或有贤达士,谓此胜锦旋。人生七尺躯,百岁宁复延!所贵一寸丹,可与金石坚。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