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其一
梅梢春色弄微和,作意南枝剪刻多。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
和子由次王巩韵,「如囊」之句,可为一噱
平生未省为人忙,贫贱安闲气味长。粗免趋时头似葆,稍能忍事腹如囊。简书见迫身今老,尊酒闻呼首一昂。欲挹天河聊自洗,尘埃满面鬓眉黄。
和陶饮酒二十首 其九
芙蓉在秋水,时节自阖开。清风亦何意,入我芝兰怀。一随采折去,永与江湖乖。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谐。醉中有归路,了了初不迷。乘流且复逝,抵曲吾当回。
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字、王户曹同往相视,以地多乱石,不果。还,游圣女山,山有石室,如墓而无棺椁,或云宋司马桓魋墓。二子有诗次其韵二首 其二
茫茫清泗绕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试著芒鞋穿荦确,更然松炬照幽深。纵令司马能镵石,奈有中郎解摸金。强写苍崖留岁月,他年谁识此时心。
游惠山,并叙 其三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荆门惠泉
泉源从高来,走下随石脉。纷纷白沫乱,隐隐苍崖坼。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潨泻为长溪,奔驶荡蛙蝈。初开不容碗,渐去已如帛。传闻此山中,神物懒遭谪。不能致雷雨,滟滟吐寒碧。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
浏览全部 3321 首
閟宫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一章)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二章)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旂承祀,六辔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三章)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四章)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冑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五章)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六章)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七章)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黄发儿齿。(八章)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九章)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并引) 其六
莫为之先,冥不谓鄙。一夫前行,百夫具履。以为不信,出视同轨。期尔十年,风变而美。
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一章)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二章)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三章)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礿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四章)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五章)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六章)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一章)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二章)惟生在勤,勤则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三章)祁祁甘雨,膏我下土。习习谷风,和泽乃普。(四章)往即尔耕,惟力之深。往莳尔苗,勿倦其耘。(五章)于日于夕,自遂自达。尔心勿忘,彼生孰遏。(六章)惟天之心,矜我下民。民不违天,使尔有成。(七章)既穟既实,既坚既好。尔穫既周,先养尔老。(八章)保尔家室,抚尔幼稚。既迄有年,复思嗣岁。(九章)嗟尔父老,其训其诫。俾务于本,惟土物爱。(十章)不念其本,则越其思。所思既越,害斯百罹。(一十一章)嗟尔父老,其告其喻。尔之有生,君实覆汝。(一十二章)尊君亲上,其笃勿忘。小心畏忌,率于宪章。(一十三章)嗟尔父老,教之孝悌。孰无父母,与其同气。(一十四章)反于尔心,孰无爱敬。即是而推,乌往不顺。(一十五章)嗟尔父老,勿替谆谆。其未率从,警厉其身。(一十六章)告以祸患,其使知惧。无俾蹉跌,以陷罪罟。(一十七章)惟国之法,烨烨其垂。使尔知避,岂欲尔施。(一十八章)尔或自陷,予疚予恫。曷使予怀,寘于尔衷。(一十九章)于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二十章)咨尔父老,助予念兹。岂予之助,报国是宜。(二十一章)粤以今日,劝相于郊。乃作此诗,以懋尔劳。(二十二章)咨尔父老,尚演厥义。其讽其歌,于乡于里。(二十三章)俾一其心,服我训言。击鼓坎坎,自古有年。(二十四章)
老农十首 其七
归牛将犊茅檐晚,饥鸟窥人稻圃秋。准拟明年大作社,鸡豚须养秫须留。
魏京诗(并序) 其一十五
尔视京魏,以作我都。以赫厥灵,俾后勿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