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钱塘周寺丞游南山
两寺临湖共一山,名传四五百年间。台前康乐翻千叶,井上仙翁鍊九还。挂壁空存游客咏,掩关都属野僧閒。欣同僚友寻幽趣,岩石云萝永日攀。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 涵春圃 其一十一 去思堂
丞相临人以惠和,三年乡校起弦歌。至今旌旆曾游处,犹道当时乐事多。
昨日纳还公择诗卷相次复示三篇不独说茶曲尽其妙加以敏捷不易追攀辄罄鄙言聊答嘉贶 其二
昔年叨预通闺籍,曾得红囊贡茗来。今日中台重受赐,回头已度十春雷。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其九
秋杪拘留冬欲阑,一旬参对累旬閒。适逢御史俱釐务,更值中朝久绝班。壁观无言休问祖,坐忘遗照且晞颜。是非荣辱知难必,反覆须臾觉梦间。
六月六日访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长篇因次其韵
近伏值休浣,端居无所为。触热事造请,有如褦襶诗。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而与两铨选,事联相附离。每听人物论,尤详台阁仪。沿袭寻本原,左右逢津涯。登朝鬓犹绿,继世衣仍缁。欢然久相接,甚矣嗟吾衰。谁言同趣舍,何力能嘘吹。但惭蒹葭陋,坐对琼林枝。时或把书卷,不厌颜生饥。间亦忘形骸,任讥嗣宗痴。喜君方得涂,骞腾复何疑。岂此哀乌省,能留威凤姿。君才适时用,早闻天子知。荷囊与鸣玉,献纳无不宜。宁校岁月劳,求为法令师。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 其一
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楼上金蛇惊妙句,卷中腰鼓伏长篇。仳离岁月流如水,抑郁情怀积似烟。今日柏台相望处,隔垣音响莫由宣。
浏览全部 623 首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其三
晴佳雨亦宜,云黑又催诗。静处景俱胜,閒中趣自知。攀条随客嗅,卷叶看儿吹。世事只如此,吾今何所为。
雪意
雪意悠悠底未成,年华促促尚谁惊。浮云稍助春来暗,薄日迟回午后明。静见游尘侵藓迹,忽闻落叶扫阶声。此时俯偻无酬酢,世谛吾心弃不争。
春景 春来常 早起
世事欢娱梦,芳心老未灰。每常须起早(四库本作早起),岂独为春来。自与韶光约,长应倒载回。久无朝马动,漫道晓鸦催。秧事侵晨理,花期昨夜开。误令圯上者,见谓有心哉。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九
成亏系轩冕,心地生眼花。极知一饷静,可扫两鬓华。琴雪同卧起,风月通贷赊。高哉彭泽柳,不比邵平瓜。
山中见栀子
年少爱好花,城中常买归。胆瓶噀轻雨,荣悴系喜悲。昨暮来山中,栀子雪成围。冷淡无人妒,蜂寂蝶倦飞。我自逢百忧,三春事已非。狂香与浪态,过眼不追思。如何见此花,回环三叹唏。人谓我违世,花更与我违。十年亿万花,自开还自萎。负我年少日,使我无容辉。红紫久沦误,清妍意亦微。不识繁华处,何论尘与泥。去去莫再来,毋令涕垂衣。
登龙门游香山寺
揽胜偶登台,凭高眼界开。山深人不见,松静鹤初回。水自峡中出,帆从天外来。游观浑未倦,夕照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