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题曰“晚归山居”者,言近来日日说归,究竟无有归理,今日日虽抵暮,我已发兴真归也。前解“初行郊野”,妙!言日在城中,长衢夹巷,马粪车尘,何意忽然出城,快睹霜高木落,于是故乡不用频忆,荒径连夕便行,盖不如是将终不得而归也(首四句下)。此承上写日暮也,言山影则已没,钟声则已微,然我亦一任其没,一任其微,而总之归兴既发,归志自决,一心只念故居竹扉,此时当有娟娟早月,西林先照也(末四句下)。
《五朝诗善鸣集》:结语佳甚,深得风人之音。
《唐律偶评》:五六写晚景极其寥落。结到月照,于寂宽之中仍有情致。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读诗中“初行”、“频忆”、“独寻”、“暗随”、“渐入”、“知有”、“不惜”等意,自是连夜归山神理。
经炀帝行宫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留别复本修古二上人
二远相知是昔年,此身长寄礼香烟。绿芜风晚水边寺,清磬月高林下禅。台殿虚窗山翠入,梧桐疏叶露光悬。西峰话别又须去,终日关山在马前。
经无可旧居兼伤贾岛
尘室寒窗我独看,别来人事几凋残。昼空萧寺一僧去,雪满巴山孤客寒。落叶堕巢禽自出,苍苔封砌竹成竿。碧云迢遰长江远,向夕苦吟归思难。
对残春
杨花漠漠暗长堤,春尽人愁鸟又啼。鬓发近来生处白,家园几向梦中迷。霏微远树荒郊外,牢落空城夕照西。唯有年光堪自惜,不胜烟草日萋萋。
边思
汉将边方背辘轳,受降城北是单于。黄河晚冻雪风急,野火远烧山木枯。偷号甲兵冲塞色,衔枚战马踏寒芜。蛾眉一没空留怨,青冢月明啼夜乌。
经古行宫
玉辇西归已至今,古原风景自沈沈。御沟流水长芳草,宫树落花空夕阴。胡蝶翅翻残露滴,子规声尽野烟深。路人不记当年事,台殿寂寥山影侵。
浏览全部 104 首
送元评事归山居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寒夜
寒风发清响,木叶忽纷飞。微月澹樵径,疏烟生竹扉。隔林深犬吠,远寺夜僧归。闲步寻幽兴,相于拟息机。
宋中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唯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秋夜与金璘秉贞同酌有怀沈愚
旧游心事念多违,此夕怜君扣竹扉。客里清尊明月在,山中白社故人稀。凉归苑树秋声早,漏尽江城烛影微。畅饮莫辞同一醉,相思空遣泪沾衣。
过德州寄胡杨金三学士
霏微凉露洒征衣,辇路风清旭日辉。玉帐横秋金气肃,红旗拂曙彩云飞。看山立马应频赋,载笔随銮每后归。愧我舟行催传发,临流相忆思依依。
秋游埭山游新庵中路却过头陀雪野
秋云历乱日光微,山色萧疏木叶飞。旅梦空遗鹤唳恨,羁情思听牧吟归。荒凉旧院深溪远,解后江湖逸士稀。却作头陀谈越事,不堪楚客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