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题曰“晚归山居”者,言近来日日说归,究竟无有归理,今日日虽抵暮,我已发兴真归也。前解“初行郊野”,妙!言日在城中,长衢夹巷,马粪车尘,何意忽然出城,快睹霜高木落,于是故乡不用频忆,荒径连夕便行,盖不如是将终不得而归也(首四句下)。此承上写日暮也,言山影则已没,钟声则已微,然我亦一任其没,一任其微,而总之归兴既发,归志自决,一心只念故居竹扉,此时当有娟娟早月,西林先照也(末四句下)。
《五朝诗善鸣集》:结语佳甚,深得风人之音。
《唐律偶评》:五六写晚景极其寥落。结到月照,于寂宽之中仍有情致。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读诗中“初行”、“频忆”、“独寻”、“暗随”、“渐入”、“知有”、“不惜”等意,自是连夜归山神理。
匡城寻薛闵秀才不遇
音容一别近三年,往事空思意浩然。匹马东西何处客,孤城杨柳晚来蝉。路长草色秋山绿,川阔晴光远水连。不见故人劳梦寐,独吟风月过南燕。
寄远
西园杨柳暗惊秋,宝瑟朱弦结远愁。霜落雁声来紫塞,月明人梦在青楼。蕙心迢遰湘云暮,兰思萦回楚水流。锦字织成添别恨,关河万里路悠悠。
入关留别主人
此来多愧食鱼心,东阁将辞强一吟。羸马客程秋草合,晚蝉关树古槐深。风生野渡河声急,雁过寒原岳势侵。对酒相看自无语,几多离思入瑶琴。
游上方石窟寺
苔径萦回景渐分,翛然空界静埃氛。一声疏磬过寒水,半壁危楼隐白云。雪下石龛僧在定,日西山木鸟成群。几来吟啸立朱槛,风起天香处处闻。
月夜闻鹤唳
碧落风微月正明,霜毛似怨有离情。莓苔石冷想孤立,杨柳叶疏闻转清。空夜露残惊堕羽,辽天秋晚忆归程。凤凰楼阁知犹恋,终逐烟霞上玉京。
咸阳怀古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浏览全部 104 首
送元评事归山居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寒夜
寒风发清响,木叶忽纷飞。微月澹樵径,疏烟生竹扉。隔林深犬吠,远寺夜僧归。闲步寻幽兴,相于拟息机。
宋中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唯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秋夜与金璘秉贞同酌有怀沈愚
旧游心事念多违,此夕怜君扣竹扉。客里清尊明月在,山中白社故人稀。凉归苑树秋声早,漏尽江城烛影微。畅饮莫辞同一醉,相思空遣泪沾衣。
过德州寄胡杨金三学士
霏微凉露洒征衣,辇路风清旭日辉。玉帐横秋金气肃,红旗拂曙彩云飞。看山立马应频赋,载笔随銮每后归。愧我舟行催传发,临流相忆思依依。
秋游埭山游新庵中路却过头陀雪野
秋云历乱日光微,山色萧疏木叶飞。旅梦空遗鹤唳恨,羁情思听牧吟归。荒凉旧院深溪远,解后江湖逸士稀。却作头陀谈越事,不堪楚客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