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山居

七言律诗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评析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题曰“晚归山居”者,言近来日日说归,究竟无有归理,今日日虽抵暮,我已发兴真归也。前解“初行郊野”,妙!言日在城中,长衢夹巷,马粪车尘,何意忽然出城,快睹霜高木落,于是故乡不用频忆,荒径连夕便行,盖不如是将终不得而归也(首四句下)。此承上写日暮也,言山影则已没,钟声则已微,然我亦一任其没,一任其微,而总之归兴既发,归志自决,一心只念故居竹扉,此时当有娟娟早月,西林先照也(末四句下)。

《五朝诗善鸣集》:

结语佳甚,深得风人之音。

《唐律偶评》:

五六写晚景极其寥落。结到月照,于寂宽之中仍有情致。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

朱东岩曰;读诗中“初行”、“频忆”、“独寻”、“暗随”、“渐入”、“知有”、“不惜”等意,自是连夜归山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