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其四
卜筑东畿谢事还,冥鸿高蹈孰能攀。朝廷宠遇三公礼,园馆优游十载閒。此日精诚骑列宿,他时歌咏叹颓山。虑终不及传家事,独有忠言贡九关。
逢钱塘诗僧
把手忽相逢,开谈究诗义。子虽浮屠流,乃抱风骚志。钱塘佳山水,一一助清思。何处最堪怀,飞来峰下寺。
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送 其五
久持邦柄擅斯文,却扫丘园脱世纷。已用三篇作霖雨,回看万事似浮云。何须棨戟荣归路,自有旂常载旧勋。欲别延英犹造膝,老臣虽去不忘君。
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 其二
子厚论先友,文章忆稚年。一时陪俊杰,四纪奉周旋。兰玉高门盛,松筠晚岁坚。风流今已矣,感旧独潸然。
次韵签判太博谢府公新诗墨迹
幕府雍容但省文,笔精诗格两难伦。临池得法毫端健,击钵成篇藻思新。征虏雅歌追乐事,兰亭赓唱掩芳尘。梁王宾友邹枚在,末至惭非赋雪人。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 其五
自叹羁屯世少同,平生知己莫如公。早参直谅多闻数,晚入坯陶一器中。存殁交情成契阔,晤言名理谩研穷。追思五十年前会,已识河东父祖风。
浏览全部 623 首
题唐察院诗卷二首 其一
细读公诗屡绝编,心知妙处口难传。言言箴儆堪垂世,历历行藏自谱年。但觉朱弦余倡叹,不烦玉斧更雕镌。小儒可是通身胆,拟为坡仙注大全。
次刘仲山饯归韵
几同湖上饮,俱爱晚山青。雅趣方泉寺,离舟又浙亭。赠行诗自好,愁别酒休醒。后夜思君处,桐江傍客星。
书花萼集后
二李诗名播浙东,二车豪迈气争雄。霜台健笔凌骚雅,凤沼余波入古风。赋就崧高辞并美,集编华萼句皆工。庞眉书客遗音在,白玉楼成事已空。
和宋帅出示所送李大著诗 其三
病中三复舍人篇,可但才工与调妍。心在雩坛沂水上,思(自注:去声)通归鸟岫云边。自将铁石为传授,不与风骚较袭沿。听者座中谁最喜,丹邱道士舞如颠。
林廷尉以吉四咏 先菊庵 其四 瞻紫亭
朝瞻紫峰明,暮瞻紫峰晦。华表白鹤归,云端见冠佩。天地无终穷,日月互谢代。血泪如流泉,迸注难自爱。
思吴堂
画堂重构一湖中,更述民思渤海公。自昔三年留惠政,至今百里诵清风。波间?觉欢声别,陌上新传乐事同。从此邦人转怀德,悠悠谷水几时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