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少年子
紫陌香尘逐马蹄,玉箫声里看花开。绿衣鹦鹉胭脂嘴,一百金钱买得来。
寄耕云先辈
老子归耕谷口云,几年音信不相闻。青灯事业难忘处,白社萧条又忆君。万岳千岩双鬓改,三吴百越一江分。何当亦用蒲轮起,智者遗编有蠹纹。
和汤秘书见寄韵
书剑冲寒到日边,烟霞曾结几生缘。醉邀明月逢梅醒,啸入青山对竹眠。老晤庄周为蝶后,谁思腐草化萤前。新诗自有经纶志,乘兴莫将红叶偏(日刻本作编)。
纪感
吴楚经年杀气凝,艰难国步涉春冰。义旗东下谁相似,誓楫中流我不能。水到南徐围铁瓮,山从北固抱金陵。捷音尚隔苍茫外,貂尾良弓足股肱。
太后永寿寺方丈紫芝
方丈山中草亦灵,参差小朵结菁英。玉团紫气晴霞淡,金缕红光晓日明。四皓自餐商谷稳,九茎曾见泰阶平。蟠桃春色应同永,香比蟾枝此更清。
湖上感春
西湖二月好笙歌,游女游郎半插花。忽对春风怀故国,不知新燕入谁家。
浏览全部 312 首
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余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 其一
断岸通别浦,孤舟入春烟。与梅本无期,忽到醉眼边。折花插纱帽,花重觉帽偏。居人空巷看,疑是湖中仙。
忆秦娥
垂杨陌。绿阴蘸水烟痕湿。烟痕湿。一湾城影,画桥双笛。桃花岸上人如织。流莺久住都相识。都相识。斜阳船去,半湖春碧。
临江仙 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其二
不见西湖堤畔柳,弄晴十里依依。暖风搓动绿烟丝。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忆昔六桥经凤辇,拟为春暗龙池。画船维处恣游嬉。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
送客南归有怀
绿水暖青蘋,湘潭万里春。瓦尊迎海客,铜鼓赛江神。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采桑子 次六一西湖好韵十首,答螺川 采桑子 其九
匆匆临别西湖好,且上归轮。去似行云。一霎韶华又饯春。六桥烟水多留恋,笼袖骄民。旧梦重新。花坞斜阳恼煞人。
上元日集草屩庵望大通寺柬镜波上人
不争绮陌逐飞尘,云水偏留此日身。只履何年遗故迹,一镫彼岸忆传人。青消烟雨蘋非远,绿泛溪桥柳渐匀。顾我倦吟归尚早,欲将片舸问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