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济之通判日夜怀祖颖诸公
才高自是万夫望,语妙人疑锦绣肠。新事惊嗟入诗律,故交契阔付凄伤。开书想见湖山好,他日悬知夜语长。狱屋岂能埋宝剑,斗牛长觉射龙光。
定身岩赞
淮山深处,容我卓锡。树下经行,岩间宴寂。六十余年,胁不至席。天子三诏,掉头不应。知不可致,南向加敬。山摇海惊,天空地迥。后代儿孙,则反于是。如乳中虫,贪嗜世味。我寻其迹,为陨涕泪。
次韵平无等岁暮有怀
文章有神惊颖脱,风雷先听毫端落。穷年秀气不知休,此盖道余德之粕。大人见世当有驭,一枝区区何足托。此语令君意自消,双眸新退重重膜。鼻端余地大于天,挥斤请看无沾垩。吟诗写字到骨清,寓意乃佳工折莫。我年十五恃豪伟,废食忘眠专制作。人令瑕玷混吞声,将使骇世驱时恶。那知任已返吾病,迩来猛省能自薄。默唇僻处兀聋痴,十问烦人慵一答。聚呵随骂嗟愚狂,不详乃背初心约。我不怪君亦不嗔,君独何心惟喜跃。人生异趣各有谋,分定那可相更博。君不见谪仙历落解全真,月下一尊堂独酌。又不见渊明坦率从所好,闷遭五斗相缠缚。矧予于世百无求,纷纷固可俱抛却。岁月更如秋晚池,草木向枯泉欲涸。行看东风颠沛来,又丽繁红入斜萼。
过永宁寺
已背荒南过永宁,犯寒呵手捉枯藤。雪如镜底颔丝白,山学谁家眉黛青。射影风光知脱离,伐冰门巷觉添增。故人不用惊风帽,我是前身卧像僧。
闽僧不食已四十年赠之
银发齐眉衲半肩,相逢古寺独欣然。自云出岭三千里,人见空余四十年。拟欲就君求此术,预忧临食必流涎。何如万事随缘过,饥即须餐困即眠。
介然馆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宁两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饭于南台口占两绝戏之介然住庐山二十年尚能详说山中之胜 其一
城中信宿无所诣,径作思山破雨归。偶过南台同野饭,听公放意说岩扉。
浏览全部 1809 首
江上偶谒什上人
在路日已久,此心谁与论。一言知具眼,万里独消魂。辍棹丹枫浦,扶筇白水村。纵情犹未已,吟扣野僧门。
二月大雨江涨晚晴作三首 其一
春寒作意搅吟魂,欲出云涛已溅门。入画潇湘连雉堞,落梅烟雨暗江村。依蒲觅句壮心在,附火抄书老眼昏。一掬幽怀收拾得,谩题窗纸与谁论。
升上人过石门
门巷榆钱叠紫苔,十年心事首重回。暑风院落书签响,烟雨江村画牒开。瓦枕藤床初破睡,蔗浆冰椀欲生埃。风檐独立看遗照,忽有溪僧犯犬来。
李息斋山水即用其自题韵
衙排画戟寝凝香,却羡渔村草舍凉。比似朱门琴一曲,平沙落雁忆潇湘。
再用前韵和林守
清咏重重画戟边,芳题短短竹篱前。政如美稷西河日,诗到黄初正始年。滕国已歌慈父爱,韩门更感使君贤。铜鱼好句关风教,巴岭赓酬只浪传。
同昭武刘太守仁甫游西庵二首 其一
刺史观风出郡南,偶陪轓盖到西庵。四山回合攒幽树,一径萦纡入碧岚。移坐竹阴耽野趣,论心杯酒绝浮谈。诛茅便欲林间卧,未报君恩尚未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