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北梦琐言》:洞庭湖,凡阔数百里,而君山宛在水中。秋水归壑,此山复居于陆,唯一条湘川而已。海为桑田,于斯验也。前辈许棠《过洞庭诗》,最为首出,尔后无继斯作。
《唐诗纪事》:棠《洞庭》诗有“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之句,人以题扇。
《唐音癸签》:许文化致语楚楚,《洞庭》一律,时人多取以题扇。“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视老杜“乾坤日夜浮”愈切愈小。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极言湖之汪洋灏瀚险荡。三四妙在“疑无”、“忽有”四字;五六妙在“恒”、“却”二字,俱以虚字摹出洞庭形势来。半日不觉鬓斑,惊心所摄也。……浩然之后,此诗见称于世。许棠此诗形容湖为无地,窦叔向《檐石湖》诗并言无其无,语大是幻绝,因知文翰场中每多勍敌。若读第三联,窦不若许矣。
《五朝诗善鸣集》:第四句写君山神到。
《初白庵诗评》:句句是过湖景象,余尝身历其境,故知此诗之工。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刻意张皇,而根柢浅薄,转形竭蹶,五句尤为拙俚,观此乃知孟、杜二公不愧凌跨一代也。
《网师园唐诗笺》:无声画(“四顾”四句下)。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力求新奇,乃力求写生,故妙。文化以此诗得名,然在集中尚非极诣。二句何必是洞庭,然确是洞庭,非身到者不知也(“四顾”联下)想头妙绝(“鸟飞”联下)。
《养一斋诗话》:许棠有《洞庭》诗,号为“许洞庭”。然“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语意平弱,“鸟飞应畏堕”尤涉痕迹,惟“帆远却如闲”五字佳,然亦不必是洞庭诗。少陵、襄阳后,何为动此笔耶!
题闻琴馆
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
(一作同) 友人夏夜对月
后伏中宵月,高秋满魄齐。轮移仙掌外,影下玉绳西。蝉雀飞多误,星萤出自迷。烦蒸惊顿绝,吟玩畏闻鸡。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 其五
孤立时全塞,求名势转难。身多离下国,分合阻长安。越鸟啼春早,蛮花送雨寒。丘门沾顾重,未别欲阑干。
题郑拾遗南斋
明时无事谏,岂事隐明君。每值离丹陛,多陪宴白云。门连萧洞僻,地(一作路)与曲江分。满院皆柽竹,期栖鸾鹤群。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 其二
淅淅复栖栖,人间只自迷。终年愁远道,到老去何蹊。始见红叶落,又闻黄鸟啼。不因趋大旆,谁肯暂提携。
野步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路无人到迹,林有鹤遗毛。物外趣都别,尘中心枉劳。沿溪收堕果,坐石唤饥猱。
浏览全部 165 首
泊九江
叶叶风帆叠叠山,凉波浩渺暮云斑。愁人何许肠堪断,祇在残阳欲坠间。
冷泉亭看放水
泉声飞出闸,委折绿阴间。此地原无暑,多时不入山。草欹疑石坠,水定见鱼还。难得同龟鹤,游吟半日闲。
焦山简主僧无庵
轻摇风桨过焦山,山色相留半日闲。万顷月波秋雨后,一篝烟翠夕阳间。城依铁瓮心尤壮,酒对金峰鬓惜斑。愿得淮头来好语,吸江亭下且怡颜。
水龙吟 出郭
太行千里新晴,青山也喜归来好。一鞭秋色,半帆云影,去如飞鸟。桂玉情怀,尘埃面目,鬓华空老。道本无伎俩,颠鸾倒凤,时自把,平生笑。万里江湖浩渺。便安排雨蓑烟棹。闲时哦句,醉时歌曲,醒时垂钓。十载鹓行,孤忠却念,君恩难报。倚篷窗时向,夕阳明处,认琼华岛。
春日登楼遇雨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
闲忙
奔走朝行内,栖迟林墅间。多因病后退,少及健时还。斑白霜侵鬓,苍黄日下山。闲忙俱过日,忙挍不如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