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宣和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大雪珠禅客忽至渠以谷山退院来审是否作此示之
翻空渐密呵不止,刷我当门螺髻峰。银椀满盛谈类堕,径松深覆示藏锋。因徒逃去宁知褊,显自何来不见踪。独拥衲衣成坐睡,地垆瓶泣伴疏慵。
次韵新化道中
形骸寄簪绅,趣味在林麓。楚国富山水,下车已心足。昨闻入层翠,超放等奔鹿。情高如谢安,举手弄落瀑。恰如红妆女,弓弯双屈曲。登高发清啸,余响动林木。名山冠东南,佳处数天目。以比衡霍胜,家鸡例野鹜。归来渡湘江,水作鸭头绿。应怀绛翠山,归期何日卜。
瑩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 其一
回雁峰前醉眼醒,卧看波影蘸空青。起来一笛春风晚,万里无云月满汀。
读法华五首 其二
火宅纵横皆暗弊,化城触处是光明。子争狂走欲方炽,宝所依然念不生。
仙庐同巽中阿祐忠禅山行
好山不知源,胜处藏叠嶂。兴来理清游,意适争勇往。事异倾同识,顾语山答响。野泉行浅沙,脱屦屡植杖。相羊木阴下,喘坐清相向。阿祐华林风,媚秀得妍状。忠禅等鹄清,精神照冰段。住山异比丘,韵出羲皇上。风度太清癯,吐语极豪放。拨置形骸外,卸裓藉草莽。独余衰退姿,面色余烟瘴。胜践偶获陪,兹乐非夙望。一笑粲妍鄙,散坐推少长。愧无斜川诗,苦语出牵强。读之辄自嗟,幸君一拊掌。
予顷还自海外夏均父以襄阳别业见要使居之后六年均父谪祁阳酒官余自长沙往谢之夜语感而作
一昨游京华,坏裓变尘土。思归念云山,夜梦亦成趣。故人骤登庸,时时宿西府。如鸟得所栖,倦适忘飞去。从中奇祸作,失声惊破釜。三年王海南,放意吐佳句。归来骇丛林,冠巾呵佛祖。突兀刺世眼,所至遭背数。夫子独凛然,高谊照寰宇。哀怜欲收拾,奋髯排众怒。岂惟子义世,独有孔文举。此恩无陈鲜,岁月有今古。朅来湘楚游,坐阅六寒暑。今年中秋夕,水宿青蘋渚。谁持一纸书,剥啄叩蓬户。呼灯得款识,扶床喜而舞。开书有新诗,喜事遽如许。丽如春湖晓,月映蔷薇露。笔力回春工,彷佛失风度。湘江三百里,款段沿江路。岳色满征鞍,疾驱那敢顾。朝来真见之,了非梦时遇。堂堂千人英,要是干国具。龙蛇吁莫测,涔蹄聊蹇寓。道固有晦显,会看跨云雨。天下张荆州,四海陈合浦。当时寂寞滨,皆获陪杖屦。今又从公游,楚山更佳处。诗成倚峿台,天风吹笑语。
浏览全部 1809 首
送提刑李学士移使东路
襟袖从前相向开,倡酬于此未多陪。身更宠辱谈弥胜,路别东西意自哀。隐几忘言终不近,白头青简两相催。孰知衰老难为别,声问应须续续来。
又和 其四
住因得坎去乘流,万里西南更倦游。三径未成归计晚,一尊犹喜故人投。小篇偶寓诗筒去,佳句还劳驿使酬。得与诸贤更倡和,故应盛事播西州。
闻王百谷寓南屏寺奉怀
卜筑南屏寺,多因太守贤。榻移千竹润,书枕一床眠。礼佛沉香火,看花细雨天。无缘陪胜侣,吟望独凄然。
齐山依小岩作观音阁
乱山空洞自成龛,十里秋风响桧杉。我亦来脩香火供,便疑身在普陁岩。
洪生自楚来见贻五言聊此奉答
暂爱精兰寂,高舂梦未回。忽惊白雪倡,知自郢中来。秦马宁双角,江鲈正四腮。一归天地大,从我亦悠哉。
日华书自通州来言其同僚多唱酬
题舆赢得锦囊归,酬唱西昆事可追。久不陪君三日语,政须咽子百篇诗。宁甘咄咄痴儿事,稍愧纷纷俗吏为。我亦湖山多暇日,秋蝉时解噪寒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