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至筠二首 其二
偶唤归舟隔乱溪,春山偏与晚相宜。自寻熟路悬崖去,正是新秧刺水时。身健已如秋社燕,梦回犹看客亭炊。雨窗灯火清相对,画出渊明五字诗。
悼山谷五首 其二
人间识与不识,为君折意消魂。独入无声三昧,同闻阿字法门。
宿芙蓉峰书方丈壁三首 其三
人间热恼不到处,一室篝灯到晓明。枕臂聊为吉祥卧,雪猿声与梦俱清。
崇禅者觅诗归江南
去年社燕前,道人江南住。一笑塞鸿来,又在龙安浦。今年寒食后,归心忽飘絮。不知换秋菊,能复如期否。此生付浮云,忽散还复聚。要之不可必,恐作人间雨。行藏类隐峰,两踏石头路。故山有遗恨,缺典念马祖。落日颓金盆,苍茫烟水莫。离情渺难收,摹写入凝伫。
宝月偶值报慈坐中走笔
十年尘土中,厥状浸成俗。坐令眠云衣,化作征人服。此行欲买舟,寻我旧山谷。识君御水傍,笑齿璨明玉。肃静鹙子仪,脩拔孝基目。殷勤抚道义,祖道欲倾覆。赖子今妙年,真风跬可续。闻之厚自愧,所趣在幽独。君言如不欺,是亦含生福。须臾读君诗,气韵丽可掬。心胸何玲珑,多能吾所伏。春流日夜急,归心难管束。良会故已述,妙谈何日复。吴山嘉有余,为君置茅屋。头白早归来,暮云无使瞩。
明白庵六首 其六
归路山花发,欣然折一枝。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浏览全部 1809 首
咏韩氏二子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次韵酬铦上人二首 其二
孰知苾刍流,而能建安作。灯檠味隽永,曾不带葵藿。已撞禅月钟,请振普化铎。从伊哑羊呼,高厚中沃若。
次河间顾太守双头瑞莲诗三首 其一
懒将脂粉涴天姿,并倚薰风占碧漪。价抵黄金千未惬,秀钟红玉两争奇。水仙步稳青霞蹙,湘女衣轻白露滋。瀛海自今传盛事,徵书不日为公期。
戏题所见
田家不遣儿牧猪,老乌替作牧猪奴。不羞卑冗颇得志,草根更与猪为戏。一乌驱猪作觳觫,一乌骑猪作骐骥。骑之不稳驱不前,坐看顽钝手无鞭。人与马牛虽各样,一生同住乌衣巷。叱声哑哑喙欲乾,猪竟不晓乌之言。骑者不从驱者斗,争牛讼马傍无救。猪亦自食仍自行,一任两乌双斗争。不缘一童逐乌起,两乌顷刻斗至死。
巴陵官舍二题 潇洒堂 其二 湖山亭
县山峻绝有新亭,公退时来看洞庭。天外微茫二湖合,波心缥缈一峰青。非时爽气生云雨,永夜寒光浸斗星。千(?自)古登临增健笔,投文犹可吊湘灵。
用前韵谢子舟为予作风雨竹
子舟诗书客,画手睨前辈。挹袂拍其肩,余力左右逮。摩拂造化炉,经营鬼神会。光煤叠乱叶,世与作者背。看君回腕笔,犹喜汉仪在。岁寒十三本,与可可追配。小山苍苔面,突兀谢憎爱。风斜兼雨重,意出笔墨外。吾闻绝一源,战胜自十倍。荣枯转时机,生死付交态。狙公倒七芧,勿用嗔喜对。此物当更工,请以小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