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偈颂六十七首 其五十六
识得拄杖子,被拄杖子缚。不识拄杖子,亦被拄杖子缚。不是弄潮人,徒劳遭点额(解制)。
山中四威仪供佛鉴师翁韵 其一
山中行,步高身尽轻。拟飞去,惟恐世人惊。
偈颂六十七首 其三十八
一夏以来,诸人懡㦬,山僧亦懡㦬。懡㦬逢懡㦬,彼此无空过。今朝圣制告圆,不免更说些懡㦬禅,赢得大家俱懡㦬。如何是懡㦬禅,咄,猛火著油煎(解制)。
颂古三十一首 其一十
泥佛不度水,毗岚风忽起。大地黑漫漫,衲僧争敢视。
示如法禅人 其一
识得根源认得伊,全身犹堕在尘围。纵然和座都掀倒,尚有烟霞绕翠微。
禅人请赞 其二
不识岩头密启处,刚言悟得仰山禅。遮场败露难遮盖,留与儿孙万世传。
浏览全部 153 首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八十六
八还正眼顶门开,悟得门门有善财。要识九旬行道处,薰风依旧自南来(楞严会)。
偈二首 其二
欲明向上事,须具顶门眼。若具顶门眼,始契出家心。既契出家心,常具顶门眼。
颂古四十四首 其三十九
汝水向东流,楚水从南至。皆归大海中,咸淡同一味。顶门具眼底衲僧,试向其中辨浅深。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五十四 其一
今朝十月旦,为君重衍算。两个五日文,地来是一贯。顶门具眼人,记取这公案。
偈颂三十二首 其三
九旬禁足精修,今朝休夏自恣。山僧不敢自瞒,于中罪过有五。一不合说大脱空,二不合抛沙撒土。三不合将龙眼核换人眼睛,四不合毁佛谤祖。五咄,洎合错举(解夏)。
南山感旧 其五
既具顶门眼,逐得少林髓。南山梵王宫,规模自唐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