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王常熟左藏二首 其二
志士殊超俗,平常不作奇。到官如去日,归橐似来时。尚友皆名世,沿流逮武夷。由来清操别,端的畏人知。
次韵郡博士贺龟山祠新成 其一
经术修明可保邦,凛然冠佩陈堂堂。竞传溪上诸贤聚,渐得门前一水香。疏剪新篁看抱节,诛锄恶草戒侵墙。美轮美奂从人颂,潜德虽幽愈耿光。
吊朱坚老
昔日当轩百步威,几人到此竖降旗。若非居士通方眼,谁识川僧陷虎机。
颂古二十一首 其一十八
才伸劫火光中问,便解随他去复回。回到悔来坡下路,乱山依旧碧崔嵬。
示徒
东山不管诸庄旱,无人领话最忧深。儿孙渐渐生涯别,翻笑当年错用心。
黄凝云归张公洞
洞在深云里,仙畦茂药苗。偶随山下水,来泊寺前桡。瀣泠长凝颊,丹轻不坠瓢。多应久离索,老鬓各萧萧。
浏览全部 1654 首
偈颂七十六首 其一十
与么寒,何处避。冰棱上,深雪里。有来由,没巴鼻。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堕。
江口归途
间关归去岁华残,马滑泥深雪满鞍。闻道地偏官吏暴,近来盗不为饥寒。
和择之韵
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城中几亲友,为说看山回。
舟次示朱友龙
雪花侵鬓转栖栖,身寄篷窗醉似泥。荻港水寒鸥聚远,芜湖山近雁飞低。客舟泊夜秋无奈,社鼓催春梦欲迷。津岸喜登无可语,不堪明日各东西。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山根出泉泻鸣玉,上有苍崖擎佛屋。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宰官不是云间陆,旧识南泉生处熟。当轩大榜与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曲中时转三妙语,一一声音谈佛祖。喧豗噫视十方鼓,万壑风雷送烟雨。此声不属闻中取,六凿相攘竟谁主。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山翁有耳百不闻,团蒲曲几穷朝暮。何时沿溪掬寒绿,扫叶煎茶睡初足。
宿洪岩寺
形枯面冷住山人,仿佛钱塘老惠勤。 寺窭不充黄粟饭,佛寒添绣碧苔纹。 秋声茅屋三间雨,野色松岩几树云。 嚼菜薰香清语久,一灯明来夜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