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哀三城(并引)
岁逢虎牛祸折萌,荡荡蜀道犹可评。嗾奸反正善其计,振槁拉枯徒尔勤。初虽覆杯可扑灭,终焉决海难为平。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因仍扰扰不知了,残金欲灺连鞑人。武功夙著冲与寔,貂蝉贵欲兜牟成。孽成孤凤鸟不度,守有可死生无因。两公气节固相类,又类射虎飞将军。西和寅仲出儒素,开禧总饷先垂名。太丘是父有是子,冲楼跨灶前无伦。话头讲明有定见,不与奸谄相因循。犬戎日众我日寡,貔貅乍屈还乍信。贺兰饱鲜方醉醇,啮指不雠南霁云。恸哭秦庭不肯援,有严玉帐无分兵。借令空弮可持满,飞镝已尽风中鸣。三城父兄一时陷,况复骨肉怀亲亲。有生必死死有所,此死可羞尸素群。矜韬炫略谩蠢蠢,妒功嫉效徒逡逡。幸灾之迹弗容掩,不掉之尾何足云。乡来益昌倡大义,阿源流芳千载荣。胜天倘可恃人众,公道莫于行路听。后先忠节贯日星,野史孰愈良史真。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六十六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即日伏惟,无位真人。饱莫喜,饥莫嗔,一日从头五合陈(正旦)。
行者求僧
尝尽丛林苦与甜,九天雨露未曾沾。相逢作者开青眼,千尺浮图看合尖。
杜侍郎坐上得彝字
春事三分二分了,策勋淑景还宜早。野桃官柳嫌春少,却笑上林莺易老。岂知老干空斗南,七八千岁春酣酣。无人闻此不大笑,有口只与庄生谈。金钟大镛在东序,瑚琏陆离杂雕俎。歌工在列乐在悬,更复明堂须柱础。一枝老我苕水湄,煮字不充亭午饥。丹崖苍壁信手题,咏歌事业铭鼎彝。
杨文昌得古方壶于巴子国
大巧出天姿,何年幻怪奇。身轻成俗蜕,调古弗时宜。方外虽圭角,宏中填侧攲。同盟今几辈,郜鼎与宗彝。
送满上座
文公住处儿时到,尚记崔嵬紫翠联。隔岸土封刘氏藁,它山石刻杜陵篇。天开双阙凌飞雾,经注千名富近年。倘有异时陈伯玉,潸然为我作欣然。
浏览全部 1654 首
挽别大参 其二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湖州张公济仰高亭
苕溪霅溪磨青铜,南山北山无数峰。不知当用几钱买,罗列乃在君窗中。属官属私置莫问,但办一榻眠清风。烟波钓徒定乃祖,傥有渔舟吾请从。
自竹溪返硖石舟中
鸡虫得失不须问,我与沙鸥意共闲。此去邮程无百里,近来诗思在双山。峭帆几幅水云外,老屋数椽烟树间。欲借樵风一相送,有人觞咏迟余还。
送李仁甫运判赴召三首 其二
累岁徵贤诏,于今始一来。已令人意满,更著驿书催。白璧有成价,蛾眉无巧媒。经纶夙昔事,吾驾不须回。
怀吴野人先生
伯鸾居庑下,元亮老篱边。隐矣吴夫子,高风齐二贤。赁春常作客,采菊始归田。想见行吟处,溪流绕数椽。
题鸿都观
亡吴霸越已功全,深隐云林始学仙。鸾鹤自飘三蜀驾,波涛犹忆五湖船。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也有扁舟归去兴,故乡东望思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