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续东野铜斗歌送平江张都承 其二
老我名铜斗,可糁亦可糜。旦旦数瓶粟,不饱亭午饥。层冰十万钱,剖蚌黳鬓丝。宏功厚斯享,毋使宏功隳。
淀山寺在湖中
千港乱流归,天沈影弗畦。远疑浮玉小,高步落星低。旧日观潮雪,新来罢水犀。阑干凭月午,一眼碧玻璃。
正月初一酬盘隐陆别驾再雪得封字初三夜醮遇风得泾字 其一
前回滴未融,密洒又重重。半刺庆三白,载歌赓四封。猎围寻迹去,吟思为谁供。沉想山阴夜,来如去兴浓。
克己斋
罔念圣为狂,医狂亦有方。正逵遵稳审,私孽殄微茫。蜕俗嗟封壳,耘心破畛疆。它山石攻玉,日用细平章。
下池 其一
漾漾璇题湛镜光,团团素璧剪方方。一抔曾勺蟾蜍玉,犹带仇池翰墨香。
醒庵王大卿松柏屏障歌
青青岁寒之淡交,柏也揖逊苍髯梢。凛姿古调瘠而实,昔未成才先莫逆。执此能事柄者谁,弹压玉霄王紫微。千古万古不可追,落子亦复四十围。公乎多才亦多艺,小试演纶光帝制。复将余墨散余春,烟云树石皆精神。擎重雪枝寒不倚,霜干相周不相比。山林豪逸并孤标,冠剑大臣横劲气。想当欲画未画时,积思凝虑全天倪。忽然直上盘云霓,不见笔墨之畛畦。因依方寸亦磅礴,岂止一丘仍一壑。良木非摧石不崩,于戏九原不可作。
浏览全部 1654 首
咏琴志感
泠泠七弦琴,所思在翠岑。成连奋逸响,中散叹销沉。世俗惟趋利,人谁是赏音?若无子期耳,总负伯牙心。
题茅山胡道士琴月卷
皎皎松上月,泠泠手中琴。一弹飒灵飙,再弹驱层阴。铿然发清响,窅皛延余音。流光复徘徊,空林转萧森。象器无乃泥,天人谅何心。邂逅若有得,俯仰还自吟。太音寄寂寥,内景涵静深。山空夜将宴,微露沾衣襟。
听琴
夜深众籁寂,天空缺月明。幽人据槁梧,逸响发清声。一弹再三弹,中含太古情。坐深听来久,山水有余清。子期既物化,赏心谁与并。感慨意不已,天地空峥嵘。
感秋
商飙吹我帏,皎皎九月明。中夜不成寐,起坐挥鸣琴。三星入户低,北斗高未沈。白露下丛薄,栖禽巢远林。美人在云端,相隔若尺寻。一弹理七弦,但伤无知音。岂欲有知音,聊以协素心。
再次韵呈林子长郎中二首 其二
三叹熟君朱弦音,可但文价高儒林。课闻安仁最花县,车想召伯驻棠阴。诗坛自昔隐一敌,意匠超忽陵高深。补衮活国要次第,向来子牟魏阙心。
寄习豫南太史闽中二首 其一
飒飒双鸣鹤,集彼玉树林。凌风振逸响,各有九霄心。如何乖羽翼,形影互飞沈。君滞炎海上,我栖梁父阴。伫立望川梁,江路迥且深。岂无一札书,飞鸟不怀音。眷彼越乡叹,感此年岁侵。一为同心谣,涕下沾衣襟。